024望鱼古镇,被遗落的时光
挞挞面就是一种手工宽面。
好奇的青禾还去了后厨看师傅“揉、挞”面团。
这面好不好吃都在“挞”,这师傅手艺越高,一手面能挞出的面条越多,越好吃。
面条师傅双手边拉边挞,闪悠悠,颤巍巍,在青禾的观看下,可谓使出了全身本领。
不久,两碗挞挞面被端了来。
“吸溜。”
一口面入口,面里裹挟的暖暖汤汁在嘴里流散开来。
这手工面就是比机器面好吃,因为更吸汤水,滋味浓郁。
两个人点了一碗牛肉面,一碗三鲜面。
牛肉的因为有豆瓣香,咸香更浓郁一点,总体来说好吃不算惊艳。
另一碗三鲜算的一绝。
三鲜哒哒面,鲜在汤汁里,鲜在香菇、笋干之类的臊子。
出发的时候吃的都是火锅,串串,肚子里都是红油。
喝一口三鲜面的汤水。
刮刮肚里的油水。
既美味又健康。
......
吸溜吸溜声不停,一会一碗面就下肚,青禾瘫在桌子,撅了噘嘴,
“罪恶啊罪恶,今天我竟然吃了一碗面!”
青禾的饭量很小,一般只吃二两左右,剩下的都会给黎语,今天没想到竟吃了一碗面。
“骑车累了,在加这面这么好吃,多吃点应该的。”黎语笑笑。
青禾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确实是累了,面也很好吃,吃饱喝足,青禾问:“去哪?”
按照原计划,今天的形成安排就是从蓉城出发,骑到雅安,在川大附近玩半天。
明天继续出发。
但黎语突然有个想法:“要不要我们去古镇看看?”
“古镇?”
青禾脑子里瞬间浮现青砖瓦房的场景,那都是电视里见过的,真正的古镇,她还没去过,这附近有古镇的嘛?
“好啊,好啊。”她马欣喜答应。
古镇,对北方人来说,只存在电视里。
对多数南方人,大多数也都存在记忆里。
“那走?”
“走!”
背包,骑摩托车,即刻出发。
......
一个小时后。
望鱼古镇。
背着包,穿着骑行服的两个人来到了古镇口。
说来也巧,刚到古镇,就下起了连绵小雨。
两人也不用撑伞,骑行服是防水的,头还带着头盔。
只是这副样子有些奇怪。
在古镇口只能看到这个小镇的大致面貌,黎语简短的给青禾科普了下:
“这望鱼古镇最初是茶马古道在此设立的驿站,后逐渐形成了场镇。
望鱼古镇名字听起来很有意境,其由来是因为古镇的主要建筑坐落在山腰的一块巨石,而巨石很像一只守望着周公河里面游鱼的猫,所以起名望鱼。
喏,脚下就是周公河。”
“哦哦!”青禾频繁点头。
进到古镇,向街里面走去,入目的是鳞次梓比的木石结构房子,深深浅浅的青砖面覆盖着一层苔藓。
伴随着小雨。
有一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
望鱼老街因地形限制,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布成。
老街不长,大概300米,房屋带着古旧味,略显破败。
“黎语,这边怎么没有年轻啊,而且...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连游客都没有。”青禾发出了一问。
这一路,只看见街边躺在摇摇椅的老人,在屋檐下奔跑的小孩,一个年轻都没看见。
甚至,在街边卖着小吃的小贩都是满头银发的嬢嬢。
小雨沿着屋檐顺落到地,炸小黄鱼嬢嬢的锅子冒起腾腾热气。
“管他呢,有没有年轻人也不会影响这座小镇的烟火气,也不会影响这静谧之景。”黎语笑着向青禾说道。
“也是。”青禾点了点头。
黎语没给答案,但他知道答案。
古镇的年轻人都出去发展了,且这座古镇并没有经历过改造,不像那些名气大的古镇,那么“热闹”。
所以才能这么原滋原味。
但没有年轻人,镇子里的人会越来越少,房屋都越来越破败。
可能许多年以后,望鱼,还是会被改造,或者消失掉...
“嬢嬢,这里哪能住宿啊?”
黎语给青禾买了一包炸好的黄花鱼,顺便问一下哪里能住宿。
今天就不走了。
“啷个有住宿哦,没得。”嬢嬢摇了摇头。
连住宿都没有...
青禾叹了口气,“那就回雅安吧。”
小脸委屈巴巴的,谁成想着望鱼连个住宿的地都没有...
骑车来了一个小时,逛了十分钟的街,因为没住宿,现在要回去。
好难过啊。
“算咯,你们住到我家嘛。”嬢嬢不忍心看着眼前的女娃娃失落,一想到自己家里还有一件空房。
空着也是空着,就给这两个年轻人住一宿。
“住你家吗?”青禾眼睛一亮,“好啊,好啊。”
“那等我卖买这些。”嬢嬢笑笑。
“我帮你!”
“好啊,你帮我装到袋子里嘛。”
青禾马站到嬢嬢边,帮她卖鱼,炸小饼,打包。
一时间忙的不亦乐乎。
黎语惊叹:“社交...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