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都市言情 > 旅行:从川藏线开始摩旅中国 > 023摩旅,真tm的爽

023摩旅,真tm的爽

两个人从蓉城出来,踏G5高速公路,这一路就遇到了不少摩友。

很多人可能认为像骑摩托进藏这种事大多都为年轻人所做。

其实不然,真正骑摩托车进藏的很多都是中老年人。

与年轻人相比他们更愿意摆脱四轮,去找回年轻时候的梦想。

遇到的摩托车友很多,但无一例外,这些车友都把两个人超过了。

无他,两个人骑得太慢了。

慢到什么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整个川藏线两千多公里,别人计划平均每天跑个两三百个公里,跑个十天左右就到了。

而他俩准备跑一个月。

有人可能会说,骑这么慢你骑什么摩托车啊,你还不如骑自行车。

此言差矣。

他俩骑得再慢,也是维持在40-50km\/h之间的,而自行车像黎语这种体力好的也只能骑20km\/h。

而且,人力和动力能比吗?

累不累谁骑谁知道。

骑得慢了,自然就安全些,所谓十回出事九回快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有人又可能问了,怂逼你骑什么摩托车?

别,命是自己的。

年轻人才争强好胜,十九岁的黎语只想平平安安。

况且,两个人也不着急,这又不是赛车,骑得慢点怎么了?

有人...

好吧,有人向两个人打起了招呼,这也算得川藏线一个特点。

以前行走川藏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个时候路很难走,不像现在。

早些时候走川藏线更像是一种挑战,很多路其实都很危险,但由于国家基建的强大。

把这种挑战变成了一种享受,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是走最美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所以,那个时候骑友,徒步的,都会互相加油打气,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

骑行的摩友会互相按喇叭,或者竖个大拇指。

遇到徒步的,骑自行车的,也可以说一声加油。

挺暖心的。

别人跟两个人打招呼,两个人也礼貌的回应。

就像刚刚路过的骑友吴宪,就接受到了两个人热情的回应。

待超过两人,吴宪啐了口,“他妈的,到这都能吃狗粮?”

.....

出发时,正逢太阳东升,空气还有些凉,风透过骑行服时是冰凉的。

但现在,两个人已经途径石象湖直奔雅安了,温度已经升。

此刻吹来的风已经非常舒服了,拟人性的比喻就好比爱人的手轻抚你的脸颊,重复性的修辞手法...

黎语觉得可以参考鲁迅先生说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用到这里:“摩旅我喜欢的感受有两种,一种是八九点的风吹到脸,另一种也是八九点的风吹到脸。”

随着骑行的进行,黎语越来越清醒,而大脑越发放松。

他的眼里只有眼前的路,路的风景。

这些这项工具所独有的,因为你乱七八糟瞎想...

真的很危险。

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骑摩托车的理由吧,他能让你忘掉烦心事,只专注于眼前的事物。

骑骑停停,终于在中午抵达两个人的第一站。

雅安。

农大门口,停这也是因为这附近吃的多,住宿也比较方便。

此刻,摩托车的另一个优点体现出来了,就是很方便的就可以停车,不像四轮车那么麻烦。

尤其是房车。

其实,国内很多地方是没有房车的停驻点的,有的地能停房车,但很贵。

找个停车点,找两三个小时,黎语认为,真不如骑辆摩托车。

跨就走!

下了摩托,青禾一摘头盔,一头齐耳的利落短发漏了出来。

青禾还习惯性的甩了甩头,意思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剪短了,爽然一笑。

“你说你,剪什么头发嘛,留那么多年长头发还突然剪短了。”黎语嘀咕道。

“这不是方便嘛,带着这个头盔还是短头发舒服些,而且每天打理也方便。”

青禾还是一如既往的实用主义。

“不好看吗?”她眨了眨眼,问道。

“好看好看好看...”黎语一脸说了三遍,嘴角带笑。

其实也确实是好看的,青禾短头发诈一看有一点不适应,但看习惯了还真有长头发不具备的美。

青禾本来就是小脸的可可爱爱型美女。

现在剪了短头发,是又可爱,又。

充满魅力。

......

“好看,那还在这干什么,带我去吃饭。”青禾跺了跺脚。

“我饿了!”

“好~”

这青禾,现在是越来越懒了,出门一点攻略都不做了。

黎语直呼命苦,带着青禾向一家面馆里面走去。

【叮】

【恭喜宿主签到雅安,奖励:身体素质1,】

【雅安历史文化了解】

【提示:雅安与蓉城同属川省,部分奖励重复,重复部分只发放一次。】

.....

靠,连你也偷懒?

我都快在这点菜了,你才来?

黎语腹诽。

......

“老板,来两碗哒哒面,在来一份棒棒鸡。”

“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