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宋:少年雄主 > 第12章 狂刮反贪风暴!

李宪离开福宁宫后立马去了探事司。

把探事司所有关于贪官的所有情报,开始整理起来。

果不其然,司马光的王安石很快找门来。

五千万贯!何其壮观的数字。

大宋建国来还没有过反贪,这百年来宋廷都是高薪养贪。

配合两大重臣查察贪官是皇帝的旨意。

李宪不敢怠慢,很快就拿出一部分官员的贪污证据。

司马光和王安石拿了证据之后一碰头,很快达共识:

“这些大贪官果然心黑手黑,贪墨的数字简直匪夷所思,贪墨国财者,便是国贼!”

李宪的贪腐名单里面不仅仅有普通官员,还有一些皇亲国戚。

既然天子说过无论查到谁都一视同仁,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态度。

小皇帝的态度,管你什么皇亲国戚,三朝元老,重臣勋贵。

完成五千万贯才是目的。

抄家,捉拿,搬运——

忙了整整一夜,六家官员的家被抄没,得钱一千万贯。

这六家还只是小鱼小虾。

次日,京城的官员无不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自太宗朝开始就没有反贪,要治罪的也只应盐合

是针对武将,文官犯罪大不了是被贬官了事。

这次,看来是来真的了。

两天过去了。

反贪风暴越来越烈,被抓捕的官员地位越来越高。

王安石抓到了东海郡王赵栗。

赵栗属于亲王级别,一品大员。

和仁宗同辈,辈分赵煦还要叫他太爷爷辈。

这下子,就连司马光都不敢擅自做主。

拉着王安石去践见赵煦。

赵炆的贪污款项很大,达到两千万贯。

只要拿下他,五千万贯就可以马凑齐。

——

集英殿里。

赵煦端坐在龙椅听完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报,立马下旨:

“无论是谁,就是朕的亲兄弟贪腐,也要秉公执法。

“你们放手去办吧,不要拿这些小事来烦朕。”

司马光和王安石听之大为振奋,他们要的就是天子这句话。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东海郡王赵炆的王府被抄。

光是金子,铜钱,银子就折合宋钱三千一百九十九万贯。

还有大量的奇珍古玩,名画法帖。

最壮观的是一颗点缀满珍珠的珊瑚树。

钱归国库,其他的宝贝全部拉入文宣宫,这里是赵煦的御书房。

——

文宣宫。

赵煦站在这颗珊瑚树旁,细细的观赏着。

这珊瑚树高达一米六,点缀着六色的宝石和珍珠。

这样的珊瑚树世间罕见,据翰林院那帮文人说是采珠人采于深海。

被抄家的东海郡王赵栗乃是京城首富,府有良田万顷。

还有十几艘走海的私家商船。

宫内记载有赵栗的具体材料,仁宗朝时便开始走海,和南洋商人打得火热。

赵栗经商之余还有一个大生意,那就是卖官鬻爵。

探事司捉住的就是赵栗这点,作为郡王,官居一品。

对朝廷的人事有很大的影响,探事司侦查得知。

高老太太的内库里的银子,有很多都是赵栗所给。

短时间之内能够凑齐五千万贯,他赵栗功不可没。

此人还是个守财奴,不懂得享受,所挣的银子大多存在

他名下的各个银号里。

间接的为朝廷做了国库守护者的角色。

赵煦决定不杀他,叫宗人寺关起来。

某种程度这也是“功臣”。

反贪风暴仍然刮着,牵一发而动全身。

司马光和王安石越查越有劲。

他们自己本都是清正廉明之人,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赵煦也乐见其成。

贪腐是造成宋廷外强中干的主要原因。

这次顺便连根拔起,以后会轻松许多。

第六天,司马光和王安石超额完成任务,

抄家所得充国库高达六千二百万贯。

六千万贯,足够朝廷用度半年了。

如果裁撤冗兵冗官,那么这六千万贯将足够几年的用度。

赵煦随便一算账就明白。

现在国库非常充盈,可以办一点想办的事了。

被抄家官员总计十八人,有皇亲国戚,甚至有御史台大理寺等一众官员。

最多的是工部的官员,因为工部可是最容易贪污的衙门。

工部掌管着修建宫殿,漕运,兵器制造等差事。

一个区区工部主事就能贪污一百万贯。

折合RMB就是一个亿,以粮价计算。

按照大宋律法,这十八个人都要斩首。

——

集英殿。

赵项宣布了斩首的旨意后,举朝震惊。

因为贪污而杀头的文官。

闻所未闻,百年未见。

想不到新皇帝一登基。就做出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事。

不过令人心服口服的是,皇帝做的这些合情合理。

只是决心更大,力度空前,毫无商量余地。

执行这一次反贪的司马光和王安石前后脚出班,奏还有很多的贪官没有被查出来。

这风暴要继续刮下去。

赵煦思索一番后,说道:

“适可而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要是按照这个力度查下去,恐怕几天后,集英殿里朝的不会超过十个人。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