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穿越崇祯搞改革 > ——036章 大明士官学校

皇城西苑,玉熙宫,北海岸。绿树掩映,和风习习……

崇祯侧卧在一个硕大的竹塌,惬意的看着海子边,一群皇家娘子军小女孩们,在玩耍,在歌唱,唱着自己不久前教给她们的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宫殿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已经是崇祯元年的中秋了,西苑玉熙宫,值守的五十个娘子军小姑娘,是在一万多娘子军学员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个个的都是娇美如花,聪明伶俐,莺莺燕燕的活泼可爱……

女孩们,有的划着小船采莲子,有的在垂钓,有的在戏水……不久前下了一场雨,海子里,水质充盈,久旱的鱼儿们迎来了甘霖,不时的跃出水面,和着女孩们的歌声在欢呼……

望着小女孩们优美的小腿,白生生的小脚丫,谁说穷人家的丫头不优雅,不漂亮,几个月的宫廷生活,不,是校园的生活,养成了一群白花花儿……

谁还记得在几个月以前,她们大多还是穷苦匠户家的女儿,蓬头垢面,食不果腹,赤着脚丫,黑不溜秋的样子……

西苑的皇家近卫军训练营,各种设施、人员、配套机构,愈来愈完善,初具军校的规模……

士官学校,大明的士官学校,后世的美国有西点军校,那么,朕,就在京师皇城的西苑打造出一个大明朝的皇家士官军校……

就以皇家近卫军、皇家娘子军,还有数万的匠户家的适龄学童为基础学员。从禁军官兵中抽取优秀的军官为军事教员。从太学生和宫廷的太监宫女中抽取文化教员。从武英殿设的宫中修书处和五军都督府的勋贵武将里选取高级教员,由皇家宫廷再发一份授课补贴,美其名曰教授……

崇祯皇帝自任军校校长,内阁首辅徐天启为训导主任,孙承宗、孙元化、宋应星、茅元义为副校长。

军事教材开始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还有茅元义的《武备志》。

崇祯又组织编写: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花木兰,以及杨家将等故事为课文,尽量使用白话文,此为政治品德教育,在这个时代,忠君爱国还是必须的,是首要任务。

编写:天文地理,地方人文秩事,十万个为什么,普及自然常识。以后还要加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只是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缺少啊,教员都没有……

编写各种条令:队列、操练、行军、安营、侦察、作战、决策等,一切实行条例化。

只是近卫军的学员们还小,只能一步步的教育成才……以后还要分科: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侦察科、辎兵科等等,千头万绪只能慢慢的来。

下一步就是整顿京营,整顿边军,先军官,后士兵,轮流到军校受训,最终是要打造出一支近代化、全火器的大明国防军……

整个夏天,崇祯皇帝就泡在皇城西苑,早晨,和近卫军、娘子军学员们一起跑操,甚至一起站队列,拔军姿……

午,是在兵工厂、机器厂,或者特种冶金厂,和宋应星、还有工厂的技师们一起研究、改良生产工艺……

下午,就是在玉熙宫内批阅奏折,政务不能耽搁啊……再有时间了,就是撰写军校的课文教材……崔莺莺、赵小兰、李春丽、孙妞四人,还有在玉熙宫值守的五十个娘子军,自然是近水楼台,学习,领悟最多了……

只要有空闲,有了时间,崇祯就会把军校里学习优秀的学生们集中起来,亲自给他们讲课,讲天文地理,讲英雄故事,讲自然常识,兴致来了,还会亲自带着他们做一些物理、化学的小实验……

孩子们,最喜欢听崇祯给他们讲十万个为什么了……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大星球,叫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冥王星等无数个小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沿着各自的轨道在公转,周而复始,已经有了几十亿年……地球的海洋占了七成的面积,海洋里,大地的水经过太阳晒就会蒸发,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经过大气环流,不均匀的输入到了世界各地,遇到了适宜的条件,就会下雨……

说到下雨,就要提到水的三态变化,正常的温度下,水是以液体存在的,我们可以用来洗脸和做饭,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可以形成河流、湖泊、大海来通行船只……当加热之后,温度变化就是水蒸气,烧开水冒的烟就是……大气环流中的水蒸气遇冷又变成了水,就形成了降雨……当温度低于零度时,水就变成了雪或者冰……

地球的大气层,最接近地面的叫对流层,因为大地的形态不一样,受热不均匀,地表的经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也不一样,下雨时,天的积雨云在强烈的对流时会因为相互摩擦而带有电荷,有的是付极,有的是正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

我们看到的闪电是光的速度,每秒钟是三十万公里,而声音的速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每秒钟只有0.34公里,所以,我们往往是先看到了闪电,然后才听到了雷声。用这个原理,我们甚至可以计算出打雷的地方离我们有多远……

为什么会有冬天夏天?是因为我们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会有一个夹角……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我们的大明本土是在北半球,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公转,阳光直射在赤道,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当阳光又直射到赤道,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感谢我们的工人师傅们,为我们制作出来了天文望远镜,将安装在西苑北海的觉华岛,各队学员们可以分批次的组织观看,看看我们的天空中有没有神仙?看看月宫中有没有嫦娥仙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匠户人家的子女都是世世代代摸爬滚打惯了的,吃苦耐劳不再话下,军校中实行选拔制,学习训练不合格,成绩落后的就会被淘汰,然后从同龄的普通学生中再选拔,五千名近卫军,一千名娘子军,你追我赶,谁也不愿意落后……在新式的教育中茁壮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啊,是崇祯日日夜夜的陪同一起操练出来的新军士兵种子。在这个体制下,将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士兵,会有五万,五十万,甚至五百万……

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皇家内厂的技师和工人,每个月一次的探亲,父母在皇城的是孩子们去父母的工厂团聚。父母在外城或者天津新城的,则是父母直接来军校探望。

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看到孩子们变了样的精神面貌,新式军装,英姿飒爽,每一个孩子的父母,无不唠唠叨叨的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的跟着皇学习训练,要忠君爱国啊,不是皇的改革开放,咱们家还在军屯卫所内,吃糠咽菜都难以为继,看看你们现在皇城西苑的生活,吃的是细米白面,穿的洋布军装,简直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一般,看看爹娘在皇家的工厂里也是工钱多多,爹娘都攒下了,到时候在京城给你买房子、娶媳妇……

近卫军的男孩子们说:我们要跟着皇保家卫国,要杀敌立功,要跟着皇开疆拓土做将军,我才不要京城人的小脚女人做媳妇的,娶媳妇就要娘子军……

娘子军的女孩子们说:我们才不学花木兰,打完仗以后再去对镜贴花黄,再去当个小媳妇。我们要做杨门女将,我们也要做女将军,要学穆桂英挂帅,也能大破天门阵,我们也能封侯,也能当国公爷……

入秋了,天气转凉了,军校的文化课减少了,学生们不再做工做火柴,增强了军事操练,经过几个月的皇家校园生活,足够的营养下,近卫军娘子军的体质已经强壮了,从队列、跑步,到持枪刺杀,再到射击、投弹,冲锋……每十天一次到郊外,来一个全副武装的越野拉练……近卫军持自生火铳,娘子军配置双筒手铳,越野的距离路线都是一样的……

即将成军了,近卫军娘子军们一个个的斗志昂扬……这些少年兵,将是这一世的崇祯皇帝最忠心的守卫者……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最大利益所得者群体,是最坚定的保皇派,也将是穿越的崇祯皇帝振兴大明、争霸天下最大的中坚力量……

036章完

崇祯皇帝的改革,开办工厂,创立新军,打下了基础,YY的故事就要开始了,下一章节——郑芝龙进京,请朋友们收藏,给个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