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穿越崇祯搞改革 > ——017章 武备志

崇祯元年农历五月,紫禁城乾清门,崇祯皇帝定制新政,早朝和日常午朝取消,所有日常政务由内阁六部依律实施票拟,再司礼监、通政司报皇帝批红即可,若需议政,皇帝和内阁都可以发起开朝会,日常政务处理一般不再开朝会了,平日内阁在文渊阁,票拟以后送到乾清门御书房,由曹化淳整理,皇帝随时批阅。不过皇帝现在整天忙碌皇城的工厂商务,非军机,民变,大灾,和地方四品以官员任命,一般都是由司礼监批红照准。

新任内阁首辅徐光启和次辅孙承宗都是忠心可嘉、老成持重之人,从三月半间到现在近两个月了,一直平平静静的,只是这些天东林党又提出来了魏逆案,并且提出了一个《三朝要典》,共二十四卷,初拟名《从信鸿编》,又称《三大政纪》。

在明朝的历史,《三朝要典》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名著”。是魏忠贤为了达到陷害东林党人的目的,顾等三人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示谕奏疏档册,加案语而成,中间多有混淆是非,颠倒转折之处。在清代也是禁书。内阁不敢定,就提议开朝会。

崇祯听了众大臣的奏本之后,说:“魏逆伏诛已经几个月了,现在朝堂是朕和新的内阁做主。朕说过,不管是哪个大臣若有贪赃枉法,理政失策,你们尽可以弹劾,由都察院东厂查办,交刑部大理寺依律定罪。天天搞的这个党那个党,或者给魏忠贤送过礼建过生词都要追究,这就是党争,魏逆掌权好几年,献媚的多了,都成了阉党,朝臣就要去了一大半,朝廷政务还怎么开展实施,还有没有人来安心办事?”心里想,阉党没了,就成了东林党的天下,朕可真的掌握不了朝政了。

群臣明白这是皇帝不想扩大事态,有些不甘心,奏问:“那么三朝要典,怎么定论?”

崇祯大手一挥:“烧了,烧了,全烧了,以后不要提了。”

“以后的政务要以兴科技,倡西学,富国强兵,发展经济为要。兵部要整训军队,核兵核饷,不能任由各个军头将军们克扣普通军士的粮饷来养家丁,成了军阀的私兵,时日以久朝廷就指挥不了。边军全部为募兵制,有一兵核一饷,轮流到京城集训。皇城内预备办一个讲武堂,由茅元义主持,其人熟谙军事,胸怀韬略,对长城沿线的“九边”之关隘、险塞,都能口陈手画,了如指掌。自编自刻有《武备志》240卷,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为现在最全的一部综合性兵书。军官要全部参加学习培训。地方卫所既然没有了战斗力,就逐步的裁撤了,先从京畿、直隶、宣大、山西开始,转化为屯田的农场,以土地肥沃贫瘠程度定例缴纳实物粮食即可,卫所的匠户现在都活成了叫花子,全部来京城吧,朕全要了,给他们找活计做,最少要五千户,卫所匠户不够,军户若是不愿继续留在原来的卫所,朕也要,包括他们的家属子女。”

“皇城的兵仗局、火药局是朕改良技术的重点,合并为兵工厂,有的匠户若是不能适合皇城的封闭式管理就划拨到工部的军器局。朕前些天整顿兵仗局时得知,兵仗局、火药局、军器局的兵器装备原来是明拨暗买,养了多少的巨贪啊……竟然这样,干脆就改革,成定制好了,粮饷军费直接划拨到边军,所需的军服兵器,再由各镇边军制册造账经兵部批准后,再到军器局和朕的皇家兵工厂、军服厂采买,民间商人亦可参与,也来一个货比三家,有了竞争的机制,质量可以越来越好,工艺就会越来越先进,才能够发展壮大……”

“朕,还要在皇城内建设皇家近卫军、皇家娘子军,朕的兵工厂所产枪炮要优先他们使用,他们的一切费用也由朕,自行承担……”

又问孙承宗:“朕三月份就召袁崇焕,袁可立,毛文龙,毕懋康,怎么还没有来?熊文灿诏安郑芝龙怎样了?”

孙承宗回道:“发圣旨时本以为袁崇焕在辽东,不曾想他在魏逆当权时辞职回了广东,路途遥远,尚无回复。袁可立在等毛文龙,毛文龙远在辽东鸭绿江口皮岛,听说是生病了,现在好了,已经坐船到了登州汇合和袁可立,应该快到了。毕懋康是因为运河阻塞耽误了,现在已经到了天津,两日内必定见驾。熊文灿招抚郑芝龙,刚开始不敢答应太多,郑芝龙起疑,后来内厂宣了皇的手书,现在正为皇家置办内厂要的货物,下个月随货必到。”

崇祯说:“这就好,这些才是最紧要的政务,要做实事,不要总是搞党争,内耗。内廷和你们分开财政,没有了内帑,你们看朕这两个月搞得风生水起,你们呢?有啥新意没有?”

崇祯拍卖皇宫物品,得银多多,群臣倒是很眼馋,也曾让户部把搬出去的罚脏库物品在太庙发卖,奈何从皇城搬出来了就不算皇家器物,没几个人认可,所得不多。但是皇城内的工厂还没有正式开工,不显山水,内厂制造的服饰糕点,金银首饰,群臣也不以为然,认为是蝇头小利,但也不敢明说。

徐光启奏道:“臣已经让汤若望与钦天监合制崇祯历书,做好以后可用新历。”

周道登奏:“臣管礼部,组织翰林院及新科进士廷筵讲学,奈何汤氏所讲,众人皆不为意,请皇去加入一次以振声威。”

“好,有空了,朕去一次。房壮丽,眼看已经是五月中了,北方大地还没有下过一次透雨,今年怕又是旱灾之年啊,赋税征收可要用心,只有农业税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要激起了民变。孙元化,你的军器局怎样了?”

“皇,臣已经派人去澳门请一些葡萄牙人来京,前些天,皇内库兵仗局的一些工匠也加入了军器局,过些天就可以铸质量更好的红夷大炮了。”

崇祯道:“红夷大炮过于沉重,运输移动困难,不可随军机动,只能据城防守,适可而止,不要过于浪费财力。以后边军的兵器装备主要由你们军器局提供,要做到质量第一。让那些葡萄牙人进宫觐见,他们控制了东西方的航道,朕想和他们谈一点小生意……退朝吧。”

017章完

收藏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