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玄幻奇幻 >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 1229.第1229章 山雨欲来

从六月开始,宫里就传出圣旨,部份走邪门歪道的僧道为坑骗百姓供奉而借绿湖水神的名头立派传道,实为邪神所为,邪神会蛊惑人心,损人阴德,不允许百姓私自供奉,一经发现,入刑罚罪银并服徭役,如果有向衙门举报谁家供奉的,则赏银十两。

此举,引起整个江南震动,百姓们自是不信,尤其是余杭,明明是保佑百姓的神明,怎么就变成邪神了呢?

但金华观的泰城真人和玉佛寺的惠全大师都亲自前往江南现身说法,并诛邪卫道,力证绿湖水神生出邪灵,供奉邪灵,无异于以身侍邪,绝无好活。

诛邪,自然是打压那些供立水神的僧道,若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均被废掉修为,抓入大牢,而抵死反抗的执迷不悟的,则被原地超度。

是的,入了邪神一派的,不能拉回来正道的,不是废就是死,以雷霆手段镇压。

而加入这诛邪卫道行列的,两位高道高僧是领头人,底下却有不少同道中人跟随,其中不乏年岁尚小的,诸如刚被新帝赏了不少珍贵经卷和法宝的漓城清平观家的少观主,玄一小道长。

他是不求真人的大弟子,天资聪慧,入道十年不到,却已展现出惊人天分,如泰城真人说的,他和他师父一样,天生道种,于玄门五术上悟性十足。

他性情冷漠,行事果决,与人斗法时,能用一招的,不会用两招,别人省着用的符箓,在他那里跟不要钱似的撒,咋这么说?

因为遇到那狡猾难对付的邪道,他会边打边暗地布个阵法,然后把人困在里面,撒几张五雷符,来一记大的五雷轰顶,让人无处可逃。

此举聪慧,也不免让人觉得清平观家底丰厚。

关键是五雷符这么金贵的符箓随便撒就算了,人家拿出来的法器还都是样样能束在高阁供着的宝贝疙瘩,可传世的那种,他拿出来一通嘎嘎乱杀,跟耍菜刀似的。

听说这小道长所用的法器,大都是他师父给他量身炼的,也不知那位还收徒不?

他们也想要这样豪横的师父。

就算师父不收,这小道长也要传承师门收徒的吧,不知道他们够不够格?

修道嘛,去哪不是修,清平观祖上可也是大宗呢,他们就是想正宗的传承,绝非因为人家底蕴深厚。

“昭昭,你有没有觉得如鲠在喉?”小人参捅了捅滕昭,努了努嘴,道:“你看那些人,看你的眼神就跟看肥肉似的,想要一口就把你给吞了。”

滕昭顺着他的方向看去,道:“如鲠在喉这词不是这样用的,应该是如芒在背。平日里你也不能只是玩乐,也要多读些书。”

小人参一噎:“你是在嘲笑我不识字么?”

“我是怕你贻笑大方,丢人。”滕昭淡淡地道:“读书能开智明理,有好无坏。”

小人参小声嘀咕:“你看天下哪条人参是要读书的?”

“能做人的人参,有几个?”滕昭反呛。

小人参: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他看了对面的人一眼,道:“咱们走吧,再不走,我看他们想要上来认爹了!”

滕昭点头,他也要多杀几个邪道,如此才能快速成长,从对战中,能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加以改进。“也不知大魔王西西如今什么情况了,我总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啊。”小人参看了炙热的太阳一眼,叹了一口气。

滕昭微微抿唇,道:“做我们该做的事就行了。”

“也对。”

一人一参和其它道友告辞,又往下一处去,斩邪卫道。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因为一场斩邪行动,江南的局势十分紧张,朝廷以强势的姿态介入这场卫道行动,对江南的官员体系来了一个大洗牌,趁机抄了几个如巨虎盘踞的老牌世家和大官以及他们底下盘根错节的势力,使国库狠狠地充盈了一笔,而新帝的政权也收拢了些。

有些人难免怀疑是不是国库穷疯了,所以圣人才故意搞这么一场什么斩邪除妖道的声势,实则是把最难啃的江南老牌官场给嚯嚯了,好给国库攒点银子,而江南那边的体系再换上自己信任的官员,借此巩固皇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圣人年纪轻轻的,心思是有些莫测了。

齐骞:我真的只是想斩邪除妖道来着!

但他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还真就如封修说的那样,斩几个难搞的,拉下一波刺头,还能充盈国库,他可算不会见到钱老尚书就觉得发怵,生怕他找自己讨银子了。

只是,虽然能喘口气,但远远不够,用银子的地方还好多好多。

转眼到了九月,有了朝廷和僧道合作,供奉水神的百姓渐渐少了,也烧毁了不少神像,连绿湖那个神庙都推倒了,至少在明面上他们不敢供奉,不然被谁一告密,全家都得完。

尤其是那些村痞流氓,专门盯着这一块,毕竟一上报就能拿赏银,这可不比偷蒙拐骗强?

当然,也有故意弄出这东西骗赏银的,但受理这事的衙门也不是吃素的,一旦查出,比供奉邪神罚得更重,也就不敢试探了。

手段足够强硬,百姓心里哪怕有怨气,也不敢真拿命去和官衙拼,若有人这么做,正好被官衙拉出来做典型示范,要不是被邪灵控制,怎会这么疯呢?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这么做,不利于百姓对新帝的好感,认为他过于强权和不近人情,连供神都要利用和介入,太专断了。

这些声音反馈到齐骞那里,他不屑一顾,名声算个屁,只要能管好这个烂摊子,他还能更专断。

而且,平民百姓不知那存在的危险,他也不知吗?

他只要对得起秦流西的托付,对得起苍生,问心无愧就行了。

而同样敏锐的高官重臣们,反是对新帝颇为赞赏,他们不怕皇帝不聪慧,最怕朽木不可雕也,皇帝果决且不拖后腿,执行力足够强,那他们才能带得动船走不是?

蔺相最是感慨,这大概就是那位会看中齐骞的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