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听错吧?”
公孙瓒掏了掏自己的耳朵,再次询问了一遍。
“你说不进攻?”
闻渡点头,然后补充道“是驻守于此处,但是不进攻”
“我不明白,现在我们可是只差这一城之险,只要攻下来,就可以占据辽西全境,而后直逼辽东了”
看着公孙瓒如此怨言,闻渡则是淡淡的开口问道
“这城池里有多少人?”
公孙瓒不明白闻渡为何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回答他说
“怎么说,也要有两三万吧”
“那你们手现在可调动兵马有多少?”
“六万五千人”
“好,那我来给你分析一下,这六万五千人里边,有五万是向袁绍借的军队吧?”
“是这样没错”
“而剩下的一万五千人我想应该是在渔阳等地返回的吧?”
“没错,在两天之前”
“这一万多人,之前一直在打仗,等到黄巾被完全镇压之后,又急匆匆的过来,参与攻城战,由此可见,他们压根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这已经是疲惫之军了,而剩下的那五万人,属于外援,如果损失太多,袁绍心里肯定不乐意啊,我想公孙将军也不想和袁绍闹得太僵吧?”
公孙瓒点头回应闻渡的提问。闻渡接着又开口道
“你们也看到了,他们早已经是做好了防御准备,且不说在双方士兵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城战本来就是守方占据优势,而如今这城池已经是坚如磐石,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你手底下六万多人就算全砸进去,也攻不下来这城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问题,你们应该也知道,如今冬季已至,看着天气,相信这几日可能就会下雪吧,大雪天,你们觉得能是攻城的好时机吗?”
“这个……确实是这样”
眼见旁边无人反驳,闻渡便又再次开口道
“所以我才提议暂时不进攻”
“那我有问题”
“玄德公请讲”
“现在不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如果只是拖着的话,对我们只有坏处啊”
听见刘备的提问,闻渡陷入了沉思状,而后开口问道
“公孙将军,公孙度大军的水战水平如何?”
问完之后,闻渡才明白这个问题压根就没有问的必要,如果北方将士水战也厉害的话,赤壁之战那时候,三国就可以结束了……
但是公孙瓒又不知道后事,只是老实的回答说
“唔……很一般,但不如说是,北方士兵基本都不擅长水战,而且大多数还是旱鸭子”
尽管已经知道了答案,闻渡还是装作恍然大悟般的点头示意
“这样啊,倒是一个大情报啊”
“你问这个干什么?”
“当然是为了进入辽东了”
话说到这一步了,一直在旁边听话,而不曾发言的关羽也是抓住了盲点。
“你的意思是,从水路进攻?”
“云长老哥所言极是,既然这条路过不去,那换一条路不就行了嘛”
“可是,刚刚我也说了……”
公孙瓒想要说些什么问题,但是被闻渡给打断了。
“公孙将军,我知道你的问题,你放心,我有其他的办法,你们只需要相信我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那还要数张飞看得开,只见他怕了怕闻渡的肩膀,然后对着其他人说
“大哥二哥,瑟提老弟的脑子好不好使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既然他这么有自信,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呢?”
张飞的话,得到了刘备的赞同。
“确实如此,如果不是相信瑟提老弟的智谋,那我又何必千里迢迢的请他过来呢?”
而后,扭过头对公孙瓒讲道
“师兄,事到如今,就按照他说的办吧”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听他的安排吧”
“多谢将军信任”
“那接下来,我们要干嘛?”
公孙瓒询问,接下来该做什么事,而闻渡则是摸了摸肚子。
“饿了,吃饭”
此话一出,闻渡瞬间就感觉到了公孙瓒他们的视线全都聚集到了自己身。
“都看着我干嘛呢?现在又没有其他事可以做,肚子饿了,不就应该吃饭吗?民以食为天啊”
“哈哈哈瑟提老弟还是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啊,走走走,咱们一起来给老弟接风洗尘”
张飞一把搂住闻渡的肩膀就往阵营的方向走去。面对盛邀,闻渡提前打了个预防针。
“话说在前头,我可喝不了酒”
“我明白,定然给你备好的茶水”
……
眼见两人已经越走越远,在此地也无其他事可做,剩下的人便也跟着回去吃饭,虽然现在这个时间点,午饭已经吃过,而晚饭还未到时候就是了。
…………………………
另一边,从前线撤回的夏侯惇大军终于是返回到了阵营。
“禀报主公,先锋将军夏侯惇、于禁、鲍信求见”
“让他们进来”
“诺”
………
“夏侯惇拜见主公”
“于禁拜见主公”
“鲍信拜见主公”
三人皆是单膝跪拜,曹操则伸出双手
“三位将军请起”
“谢主公”
等三人站起来之后,曹操则是笑着询问
“你们三个回来的这么快,看来这泰山贼人也只是徒有虚名,只有人数没有精兵强将可用啊”
很显然,曹操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
“不是这样的,是我们主动撤退了,没能拿下城池”
夏侯惇的这句话,让曹操脸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而后则是被诧异所取代,就连嘴都成了“”型。
“难道是投石机不管用吗?”
曹操有些怀疑投石机的能力,还是夏侯惇继续对他解释着说
“不是,投石机的效果非常好,只需再有个几波攻势,城池就必定会落入我们手里,只是有一件事我们没有预料到”
“什么事?”
“在城池内部的泰山贼人,并不是全部,在外面也有人”
“你的意思是,你们被前后夹击了?”
“前后夹击倒是算不,毕竟城内的贼人已经差不多被打的不敢出来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
“算不被夹击,那为何不直接反打,先将援军剿灭,再进攻不也可以吗?我们的将士难道比对方弱吗?”
“这个……”
面对曹操接二连三的追问,夏侯惇难以作答,只见旁边的鲍信立刻接替夏侯惇,回答问题。
“启禀曹公,撤退是我的建议”
“嗯?什么缘由?”
“我想曹公应该知道我主刘岱的事情吧?”
“略有耳闻,听说是刘大人中计,导致自己近乎身死,还把城池给丢了”
“正是如此,在下与这群贼人数次交手,深知他们的狡诈,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不时的对敌人进行骚扰,再以败走的假象,将敌人引进他们所藏匿的山峦地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如同是鱼儿入水一般,在敌人的四周活动,不需片刻,便能将敌人全部歼灭,在下担心己方大军会被如此对待,因此才建议下令撤军,还请曹公明查”
听着鲍信的解释,曹操脸的表情并没有改变,很显然,这个解释并不足以打消他的不满。无人说话,气氛逐渐变得有些尴尬,还是一旁的荀彧站了出来,打破了沉默。
“主公,在下认为鲍信将军所言有理,在下也曾向别人问过这泰山贼人的行为作风,与鲍信将军所讲如出一辙,因此在下觉得,撤军正是最合适的决策”
荀彧站出来说话,曹操终于是改变了自己的姿势,不再盯着众人看,而是保持手扶额头的样子询问他。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回主公,在下确实思得一策”
听见荀彧有对策,那曹操自然是来了精神。
“什么办法?”
“我想主公应当知道围魏救赵的故事吧”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被魏军困住,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营救赵国,孙膑令人佯装攻打魏国军事要地,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此等典故自小便耳濡目染”
“主公果然好记性”
“可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对面的援军一直就在我们身后啊?”
“主公,咱们可以以此为基础,然后变通此计”
荀彧说了这一句之后,抬头看了看曹操的表情,眼见曹操已经被勾起来了兴。
“接着说”
“主公,此战的难点就是在于贼人的行动隐秘,我们难以捉摸其动向,所以在下建议,我们可以将大军分为数支,接连不断的前往泰山郡城,但是这只是佯攻,只为了吸引援军出现,派人悄悄的隐藏在四周,观察他们的往返路线,再派专人绘制他们藏匿的山峦地形图,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大军在前方诱敌、分派一支于路途中设伏,待到他们现身时,两军合拢,呈现包围之势,至此,必能破之,等到援军断绝,那城池之内的贼寇不就成了瓮中之鳖?到那时,我军定然可以轻松取胜,此乃围城灭援之计”
荀彧说完,先前一直不太满意的曹操终于是舒展开了略微紧皱的眉头。
“文若之言,深得我心,此事就麻烦你去办了”
“遵命,在下定然不会辜负主公期望”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