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备走出大门的时候,就看到门外齐刷刷的站着十余人。
那些人看到刘备出来的时候,齐齐拱手施礼道。
“扶风马腾孟达
见过玄德公”
刘备压了压手,看着门外的十余人,内心不禁有些感慨,大汉这年头不仅孝廉泛滥,这个豪杰也同样泛滥。
像什么县杰啊、郡杰啊州杰啊,汉杰之类的。
现在砍柴的马腾是县杰,未来的曹老板那是汉杰。
也不知道谁给他们评的,反正只要稍微干一些事,这群人就能被冠豪杰的名头。
想当初,刘备在涿县那也是豪杰喜欢结交各村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可惜啊那群豪杰大部分都在自己准备募兵镇压黄巾的时候跑路了
刘备摇了摇头,将脑海中乱七八糟的画面摇出去后,抬头看向众人。
首先看到的就是马腾。
主要是马腾站在人堆里太显眼了,将近1米9的个子,虎背熊腰,身躯庞大,面鼻熊异,这就是民族融合的典范啊,汉人的特征外加羌人的特征,都在马腾身体现出来了。
除了有点丑之外,刘备暂时还没发现人家有什么缺点。
只不过资料写的,马腾为人忠厚老实,靠着高强的武艺,周边人都给他几分面子
刘备看着资料的忠厚老实四个字,陷入了沉思
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马腾这家伙,据史书记载,这货是西凉头号反贼吧年轻的时候反差这么大的么。
想到这里,刘备走到马腾身前,看着在双手无处安放的马腾,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随后,刘备开口道。
“寿成,你也别紧张,我这次辟你呢,职位都给你安排好了,现在咱们就是走个流程。”
说完后,看着神情渐渐放松下来的马腾,刘备继续说道。
“寿成,在家里可曾读过书?”
马腾听到这,点了点头,翁声道。
“回禀刘太守,我孩童时,在家读过几本兵书,娶妻后也时常温习。
至于经书”
马腾说到这,沉默了,这年头读经书也没用啊就凭自己这落魄的家世读经书也选不啊,还不如读几本兵书,到时候直接等州郡招募士卒的时候,过去拼个未来。
本来马腾都想好了,等过个一两年,自己就去参与州郡的募兵,到时候也给家里拼一份基业,唉,谁让有人慧眼识珠呢。
刘备这时候暗中朝马腾竖起了大拇指,心中暗道了不起,不愧是马援的后人,就这家里落魄了,都能读几本兵书
自己二弟读一本书,都读了几十年呢。
是买不起别的书么?
不是。
主要是不识字,读别的书,只能读出来个大概意思,后来虽然也识字了,但再也不想读别的书了。
刘备来大汉也不少年份了,他现在算是发现了,大汉书籍其实想买也能买到,贵点也能买到,但是买到归买到,主要是看不懂啊
一本春秋才囊括了多少字,整个大汉的书籍又囊括了多少字
这马腾,不当个百万郡国兵教头,属实有点屈才了
想到这里,刘备眼睛越发明亮,前两步,握着马腾的手说。
“寿成啊,这两天在党住的可舒心?吃的可否满意?”
见马腾连连点头后,刘备继续问道。
“寿成,听闻你母乃羌人,不知你对这次羌胡叛乱有何看法?”
马腾听到这话,想也不想的开口道。
“我要拿羌人的头盖骨,当碗使”
虽然自己身流淌着一半羌人血脉,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羌人它不行啊,反叛了几百年了,啥时候见他们打进过关中
这样没前途的叛乱,让马腾在他们身找不到一丝认同感
刘备听到这话,摇晃了一下脑袋,双眼紧盯着马腾,缓缓说道。
“寿成,你记住,咱们现在是官军,咱们未来是汉军,咱们是大汉的正经部队,以后出去这些话不能说
我告诉你,你得文雅一些。
比如,以后你去和叛乱羌人作战的时候,你可以说。
“老乡,借你首级领个军功?”
不借,你居然不给我马寿成面子,一刀砍死他。
要是借了,既然人家都借了,那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到时候也一刀砍死。”
马腾听到这话,呐呐的点了点头,他总感觉刘备说的是废话,砍人就砍人,砍之前为什么还要问一下别人,愿不愿意让自己砍他
多此一举啊。
其实刘备说那话,纯粹就是为了谁字数。
言归正传。
刘备看着深情有些木讷的马腾,完全想象不出来这人后来会那么反复无常。
当初辟马腾的时候,刘备也仔细思考过。
这家伙时叛时投的,不是很稳定。
但人家也有一点好处,他尊重强者,不是比他强一点的,是比他强很多的强者。
对于比他强一点的强者,比如韩遂
马腾背后捅刀子毫不含糊,那出刀速度快似闪电
不过现在自己都成为太守,在惧怕一个砍柴的马腾,那大汉也不用匡了,回家继续卖鞋吧。
只要别像吕布那个二五仔一样,见人就想背后捅两刀就行。
想到这里,刘备拍了拍马腾的肩膀,笑道。
“寿成你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军伍,对这一切还颇为陌生,你就暂时先熟悉一下军中事务,先从练兵开始吧。
我还是很看好你的。”
刘备打算让马腾先练练兵,熟悉一下军伍后,调牵招那去,等这二人处理羌胡事务的时候,由马腾唱个黑脸,到时候牵招再唱个红脸。
完美啊
说完后,刘备走向下一个人。
看着名单的名字,在对比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这人,刘备不由得心中长叹一声。
孟达啊。
这家伙其实挺复杂的,唉,算了。
刘备现在才突然发觉,自己辟的这些豪杰,就没几个死忠的,全是那种见事不好,转头就跑的,当然,跑亦死,不跑亦死,能多活一段时间,干嘛非要早死。
其实,刘备现在麾下不是很缺人才,之所以辟孟达这个世家子,主要是这货家里太有钱了,据刘备初步调查,明面,孟家私兵已经超过五千之数了
草,刘备作为一个太守士卒才两万,这一个孟家明面的私兵,就已经过五千了
想到这里,刘备拍着孟达肩膀,笑道。
“子经,文韬武略如何?”
孟达听到这话,稍微组织了一下措辞,朝刘备拱手道。
“回禀刘太守,达,文韬武略还说的过去。
武可锤狼打虎,文可治理一方。”
刘备看着面前这个吹牛面不改色的孟子经,眼角抽搐了好几下,这货刚出道口气就这么大的么,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去年才及冠吧。
其实这也不怪孟达,主要是自己在家憋屈太久了,又和士族关系一般,虽然不知道刘备从哪里打听到自己的,但现在自己声名不显这是事实。
这要是自己都不夸一下自己,那几年之内甭想出头了。
毛遂说的好啊,咱得自荐
由于刘备现在没怎么考察孟达,他也不清楚孟达的真是水平到底如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谈吐是真的不凡啊。
想到这里,刘备开口问道。
“子经,那不知你可有匡汉之法?”
孟达听到刘备问这个问题,有些愣住了,眼神诧异的看着刘备,还真问啊。
说实话,在来的路他就思考过了,这个匡汉之法他还真有,或者说,整个大汉的有识之士,心中都有一个匡扶汉室的方法,但这方法不能用啊。
现在大汉的症结就是百姓活不起了,国库没钱了,寒门没有升通道了
但这玩意的矛头,全都指向那些三流以的豪强世家啊。
只要把这群豪强世家弄死,另外在培养一批可替代的人手,这汉室还能再兴个四百载
典型的我削我家啊
呸,这是大不孝啊
我把我家削成百姓,还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
想到这里,孟达一边摇头一边叹气,好半天才说道。
“玄德公,达之才,可治一郡,可理一州,唯独不可治国。
治国之才,需心怀天下,而达”
说到这里,孟达抬头看天,深吸了一口气后,看着刘备继续说道。
“达此时的心胸,只容得下治下百姓,一国百姓的担子太沉,达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还请玄德公拭目以待。
不过达这里也有一策,也可解大汉之危局。”
刘备眼神诧异的看着孟达,好家伙,这货还真有点本事,边那个踢皮球的话就不说了,天下人都知道匡扶汉室,得削世家,顺道再消减一下私兵
但这玩意就是个地雷,谁踩谁天
想到这里,刘备倒是想听听孟达有什么惊世之言,随后开口问道。
“孟达,不知道有何计策解汉室之危局。”
孟达此时也没有藏着掖着,他知道这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很大可能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究竟是顺风,还是逆水。
稍微琢磨了下措辞后,孟达拱手道。
“大汉如今危局,可用少之一字概括。
如今的大汉,可种之地少,可花之钱少,可用之人少。
这些困难都可以用一个办法解决,那就是开启军功爵,征伐四方,损他国补大汉。
在他国安插傀儡国王,灭其种族,绝其苗裔,毁其文化,让傀儡国王不断压榨其治下百姓,用他国百姓之命,换大汉百姓之命。
只需两代傀儡国王,五十余年的时间,足可以做到二世而斩。
等西域诸国皆失民心,到时候激起他们当地人的反抗,咱们只需背后帮傀儡国王镇压就好。
随后,大汉以王师之姿,杀其正统,收其民心,讲法、传儒,只需经营两三代人的时间,则可将西域诸国彻底纳入国土。
西域诸国,大汉留了它们这么久,也是时候灭了。”
说实话,由于孟达出身于右扶风,和扶风班固乃是同乡,在加孟家和班家关系还尚可,孟达从班家看到不少西域诸国的资料。
这些西域诸国,有钱,实力又不强,关键是这群狗东西在大汉强大的时候,纷纷俯首称臣,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
但在大汉衰弱的时候,这些小国就会瞬间弃之而去,更有甚者居然还会趁火打劫。
这玩意还不灭了他们,吸他们的血,留着过年啊。
由于孟达受家族因素的影响过多,导致他的一些想法,和大汉的主流想法有一些偏差。
刘备看着侃侃而谈的孟达,说实话,这心中的形象有些颠覆了啊,没想到啊,真没想到啊,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连这么激进的人,在儒家都能找的出来
刘备想起那阵在洛阳,和大鸿胪聊天的时候,自己还咨询过人家这个问题。
当时大鸿胪白了自己一眼,嗤笑着说。
“玄德啊,咱们现在奉行的可是王道统治,你老师没给你讲王道统治是什么啊?
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文明,拥有更成熟的思想,作为一个成熟的汉人,你得学会为大汉考虑,那些小国一个个贫瘠的不像样子,咱们占领那些地方,耗时耗力帮人家开发,这是什么?
这是傻子行为。
咱们现在的首要目的,那就是将先进的东西传过去,顺便再传一些别的东西过去,让他们当地人慢慢进入咱们“华夏”人的范畴。
然后,让那些小国的国王,耗费自己的国力,开发繁荣本国土地,到时候咱们随便找个借口,收复故土
等时机成熟后,即使你扛着直辕犁去那些小国,指着他们正在使用的直辕犁说,看啊,汉室遗民啊,归汉吧。
反正就随便找个借口,收复故土就行了,都是汉室子民、都有同样的文化渊源、都是一个圈子长大的,分什么你我。
咱们中原自古以来,就有往外散播遗民、文化的做法。”
说到这里,大鸿胪看着有些疑惑的刘备,恨铁不成钢的拍着刘备肩膀,沉声道。
“唉,这大汉的教育,属实一代不如一代了。
玄德,这么和你说吧,咱们中原人,就没有剥削那些小国的想法,那都是故土,那都是自己人,咱们只是在等待时机,到时候收复故土。
当然,那些人要是敢背弃大汉,转头别人的怀抱,那就不好说了。
就比如西域诸国趁着王莽篡汉的时候,集体投奔北匈奴,
我记得,后来班超经略西域的时候,那些小国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班超带着士卒给清算了,甚至有的小国,国王一天之内换了五六个。
就这么和你说吧。
一开始,对于炎黄部落来说,蚩尤是不是周边小国?
再然后对于中原地区来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不是周边小国?
想当年连楚国都被称为蛮夷之地呢。
再然后对于统一六国的秦朝来说,百越是不是周边小国。
大汉武帝时期夜郎、滇国算不算周边小国。
可现在呢,这些都是咱们故地啊。
哦。
不对,这些都是咱们国土啊。
咱们收复故土,那得以自身安全为前提,提前收复一些贫瘠的土地,那是负担。
毫无压力的就能收获富饶的土地,干嘛非要提前收复,到时候还得再费时费力的帮他们去开发。
多这么一道程序,那得浪费多少得人力物力
一群败家子”
说完后,大鸿胪摇头晃脑的走了。
当时大鸿胪的这一番解释,属实把刘备震撼到了,心太黑了,自己当时就以为,大汉奉献什么朝贡政策,只要那些小国,把中原王朝尊为“天朝国”就行。
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那就是没事了,你不侵犯我,我不侵犯你。
没想到啊,这群人的心啊,是又黑、又狠啊,这是在憋大招啊。
想到这里,刘备抬头看向侃侃而谈的孟达,心中忍不住嘀咕。
孟达,终究是有些年轻啊,这想法太糙了,不过也可以借鉴一番。
看孟达说完后,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听了孟达之策,犹如醍醐灌顶啊,过两天你随简雍先去匈奴考察一番,孟达到了那里,一定要细心观察啊。
等孟达从匈奴回来后,你再去谷远县历练一番,到时候由你主持谷远县大局,并亲自对接匈奴那边事务。”
刘备现在已经想好给孟达安排什么职位了,这个激进的想法,太适合当西域戊己校尉了,等以后再说。
刘备这回走向第三个人,这个人叫张绣。
说实话,刘备到现在还没想明白张绣为啥要来党,他叔叔混的也不差啊。
此时的董卓,那就是大汉的新星,虽然这颗新星有些老了,但不妨碍这家伙在西凉声望高啊。
一般西凉出身的人,有一半都投在了董卓麾下,剩下的那一半人里边,有一些人投奔到了凉州出身的地方官那里,比如河东太守王邑。
有的人投奔了凉州的朝官,比如议郎傅燮。
很少有人,往别人麾下跑的
想到这里,刘备抬头看向张绣,开口道。
“佑维,我记得你叔父乃董卓麾下大将张济吧?这次你出凉州,去看你叔父了么。”
张绣虽然疑惑刘备问自己叔叔干啥,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拱手道。
“回禀玄德公,绣从武威出来后,去和叔父呆了几天,本来打算多呆一段时间的,但叔父隔三岔五就要教我本事,我就跑了。”
“你叔父教你本事,你跑啥?”
刘备听完张绣的话,真有些不解了,这年头免费教授本事,居然也不带学的,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机会啊。
只见张绣挠了挠头,小声道。
“我叔父本事自然是好的,但是我叔父那一身本事都在骑兵,我学了他本事,就必须要继承他的队伍,要不然就白学了。
最主要的是,我叔父那一身所学,我都学到手里,顶天也就是叔父第二了,想超越他,太难了。
叔父第二啊”
张绣现在想起叔父第二就头疼,说自己叔父本事高吧,那是真高,说本事不高吧,那也就那样,自己要学了叔父的骑兵路子,那现在的叔父就是未来的自己啊。
这人生一眼就望到头了。
现在的张绣那是年轻的很,还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感觉凭借自己的本事,只要没有叔父的影响,那超越叔父一点都不难。
索性,张绣从张济那里学了一些领兵经验,然后就跑党来了,子龙正好也在党,刘备麾下也有骑兵,到时候琢磨自己的路呗。
刘备听到这,也明白咋回事了。
好家伙,这张绣心比天高啊,张济虽然自己没见过,但是能在董卓麾下担任一方校尉的,那也能说明张济的本事啊。
此时的董卓,就连刘备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头武装到牙齿的猛虎。
张济就是董卓的爪牙
刘备看着意气风发的张绣,也不想过多的打击他,稍微想了一下后,对张绣开口道。
“佑维,听说你和子龙是师兄弟?”
见张绣点头后,刘备继续说道。
“那么这样吧,你先去和子龙叙一下旧,随后就和子龙一起率领骑兵,清剿一下境内的贼匪,到时候你两人在骑兵方面的想法,相互印证一下。
等你觉得时机成熟了,你过来找我,给你安排个任务。”
张绣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最主要的是他现在也还算有自知自明,自己还没统率过五十人以的骑兵呢,一点经验没有,就算刘备来就给自己重担,这也不敢接啊。
刘备此时,拿着名单看向第四人,这第四人啊
还没等刘备找他谈人生呢,刘宏诏令来了
ps:孟达家里这个私兵五千还真不是我瞎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