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武侠仙侠 > 长生金榜现世,我竟然是苍龙七宿 > 第18章 文道入长生,变化多端

第18章 文道入长生,变化多端

始皇嬴政瞧着金榜,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一次,他的长生梦终于要实现了。

金榜的画面继续。

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途经秦地,被沿途的景象所吸引。

所到之处,一派祥和。男耕女织、民风淳朴,人们不拘礼节,热情豪爽,颇有先古之风。这儿常年无战争,人人安分守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老子在洮水河边停留下来,选一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作为开坛讲学之所。

此处距离城区不远,名曰凤台山。

每日前来听讲学者人数渐增,老子渐渐被当地的人们所认识。

九州大陆,看金榜的人群里,有人认出了这个地方。

“凤台山,那是陇西郡的一处地方!”

“原来老子在陇西!”

人群议论纷纷。

此时的老子,已经须发皆白,却还是普通人的体质。

他的身影看去已显老态。

“老子好像除过鸿钧老祖传授的那套【帝黄之术】,似乎没什么法力啊,他是怎么活这么久的?”

随着金榜画面继续,众人的疑问更甚,与前两位长生者天生习武不同。

老子似乎只懂哲学道理,根本没习过武。

前两位均是以武入道,以道成就长生。

他好像并不是这样。

【天生先天境,以道德经入长生一途】

与前两位榜者不同的是,

老子天生体质异于常人,

出生后不久即已是先天境。

普通武者需要通过经年累月的修行,才能达到三流境,二流境、一流境,再入后天境,由后天进入先天境。

九州大陆,许多侍卫高手也都止步入后天境,无法再向前突破。

纵是如此,已经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强者。

陈抟老祖达到先天境时,已经超过四十岁。

像张三丰这样的武学奇才,达到先天境时,也已是十六七岁。四十岁才达到大宗师。

而老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超越众生,达到先天境。

众人啧啧称奇。

“想必老子的修为,早已经达到圣贤境了吧?”

金榜画面继续。

老子进学多年,始终停留在先天境。

学问渐长,而等级、境界却无变化。

直到母亲去世,老子向天子告假,回家省亲。回到家中,面对着母亲坟墓的一堆黄土,老子陷入沉思,追忆往昔,母亲的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

老子悲痛欲绝,寝食俱废。他沉思冥想,发现自己变得愚钝。追理思索,方才恍然大悟,于是饱餐一顿,倒头便睡。

家将、侍女都感到奇怪,问他缘由。

老子说:“人生在世,有情有智。有情,才有温暖和人伦之乐。有智,才能明事理,遇事不乱。感情,只是理智的附庸,而理智才应该是感情的主人。

“如今母亲去世,情难断,情感占了风,失去理智,所以才会痛不欲生。今天端坐沉思,忽然理智回来了。用理智驾驭感情,诸事调顺,感情也得到节制。”

老子明白了以智统情,此后心皆豁然旷达。

因感悟此理,又加之【帝黄之术】练气修行,老子的寿元瞬间增长一百岁。

“感悟一个道理,加练气修行,就增长了一百岁。这不公平啊。”

“老子的长生之道跟前两位长生者明显不同啊。”

“别人突破大宗师,进入圣贤境,才能增寿六十岁。他先天境就一百岁了。”

金榜的画面继续。

老子西出函谷关,感念毕生所学,写下《道德经》。

道德经是对他毕生所学的一次总结。

思想境界的一次升华。

《道德经》完成后,他的寿元再度增加一百岁。

“别人一点点修炼,寿元一点点提升。老子是瞬间提升,而且每提升一次就是一百年啊!”

九州大陆的众生惊呼。

“别人以武道入长生,而这位先人,似乎是以文道入长生。走的是与前两人完全相反的道路。”

九州大陆的谋臣、文人骚客们骚动了。

这种修行方式带给他们的震撼是巨大的。

这也意味着,他们只要知道【帝黄之术】,完全可以按照老子的方式,以文道入长生。

老子就是他们的明灯!

【修得法门,变化多端】

老子感悟世间万物哲理,加之帝黄之术的练习修行,很快自创了一门武功,一气化三清。

与普通武术不同,它只是幻影。

通过空间构造,制造出来的影子分身。

它更像是一种幻术。

施展一气化三清时,能同时变出三个一模一样的身影,

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当然,分身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多分钟。

但这足以让他从容迷惑对方。

老子在凤台山自制炼丹炉,取天地山川之精华,炼出一件宝物金刚琢。

此金刚琢法力无边,善于变化,水火不侵,还能套取对方的兵器。可以说它降妖伏魔,纵横九州无敌手。

又炼得一把紫金葫芦,可将敌人收入葫芦里。

只要拿着紫金葫芦喊对方一声名字,对方答应了,便被收入葫芦之中。

“老子跟其他的武者不一样啊,他不会武功,但他会使用厉害的法器!”

九州大陆的众人感叹。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老子的修行方式很特别。”

“而且,他的这些法器,威力似乎比前两名榜的武者要厉害很多倍!”

一张太极图出现在金榜,紧接着变化成一座金桥。

这是老子的第三样法宝,也是鸿钧老祖传给他的,太极图。

此太极图玄妙无限,变化无穷,可以化解一切攻击,无视任何防御。

太极图阴阳两道,旋转不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

老子坐于凤台山讲学,扔出太极图,前方的东山顿时变成阴阳两道,俨然变成了“太极山”。

世人惊讶,简直叹为观止。

金刚琢、紫金葫芦、太极图。

每一样法宝,都不简单。

金榜的画面到这里便慢慢淡去。

老子的一生缓缓落幕。

九州大陆的众人们却疯狂了:

大明朱元璋:“老子就在凤台山,速速派人去请,我要请他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