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宽巷子、窄巷子、宽窄巷子
......
第二天!
黎语早早醒来,睁眼看了看手机才早五点。
昨天确实睡得有点早,两天的舟车劳顿突然一下吃的好了,住的好了,使黎语晚七点多就睡了过去。
翻看了手机,还有青禾的消息未查看。
青禾的头像是一个萌哒哒的大熊猫,发来的消息是“晚安”
黎语嘴角一挑,放下手机,心道说这姑娘真挺好的,除了太犟了,昨天硬是把吃饭AA的五十来块钱转给了他。
“太犟了。”
黎语摇了摇头,走进洗手间,洗漱一番之后出来发现几个“室友”还没醒。
也是,谁没事闲的五点钟起来呢。
悄悄的关了门。
【图片是没改造之前的宽窄巷子的,现在的宽窄巷子图片在下一张。】
整个青旅一片安静,到了一楼发现前台也还没班。
昨天闲聊过后,黎语也知道青禾也和他一样,是来旅游的。
不过她旅游的方式不一样,她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会到青旅做义工用以换取免费的食宿。
这样,她每天工作半天,出去玩半天,当觉得这个城市待腻了,就到下一个城市。
今天她正好是午的班,黎语就没叫她。
其实黎语也没打算叫她,因为他今天要去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青羊宫-武侯祠-锦里。
这些都是外地人熟悉的蓉城景点,相信青禾早就逛过了,自然就不带她了。
这些地方都是网红打卡点。
网红打卡点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人多,吃的贵,还不好吃。
用当地人的话来说:“狗都不去。”
但黎语想着,能成为网红打卡点除了营销之外,自然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
都到这里了,无非就是多走几步路,逛一逛又无妨,不吃东西就是了。
所以,他选择了早五点钟去,打景点一个措手不及,趁着商铺没开门,人少清净,逛一逛。
坐最早的一班公交车,车只有零星几个老人。
整个蓉城似乎还未醒来。
在黎语的认知里,老蓉城的早晨是从九点钟的第一杯茶开启的。
正想着,意外的机械音响起:
【叮】
【蓉城打卡第二天】
【奖励—已获得奖励提升一级!】
【注解:比如之前奖励的了解级蓉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升至掌握级】
......
同时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涌入黎语大脑。
他突然明悟,好像之前了解的那些,他都会了。
.......
同时,黎语知道了,下一次的打卡时间在四天后。
不过在盛京的时候为什么只打卡了一天,那时候坏了?或者这系统升级了?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还是想想宽窄巷子吧,在又接受了一波知识洗礼后,黎语对宽窄巷子加深了理解。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青羊区长顺街附近,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的清朝古街道,曾经是蓉城的“少城”,今天只留下这三条巷子。
据清末《成都通鉴》记载:少城内景物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洁,街道通旷,鸠声树影,令人神畅。
当然了,这是书里面记录的宽窄巷子。
现在的它在08年就经历过改造。
对于这个黎语表示理解。
据说宽窄巷子是老蓉城人多次申请才得以保留。
这样的古色古香老巷子,在时代变迁下,面对传承问题、安全问题、规划问题、渔轮问题...
是很难原滋原味的传承下来的。
所以说势必会让一些拥有着童年记忆的老蓉城人诟病,让一些满怀期待的外乡人贬斥其千篇一律。
当然了这些问题也确确实实存在。
这个时候就考验游者了。
你要是抱着看古色古香的老巷子,品老蓉城人生活的态度来看那肯定是失望而归。
别的不说,在这,你甚至看不到一个老蓉城人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在说这吃的也贵,也不好吃。
但要是来看看其独特的元真文化:盖完菜、精美的门头、梧桐树、院落、茶馆、川剧。
那就一定不会失望。
想着,黎语就来到了宽窄巷子。
街道很冷清,只有几个大爷大妈在遛弯。
估摸着可能是宽窄巷子的原住民。
宽窄巷子内里商铺大多是国有资产,景区内确有部分私宅,产权归业主所有。
“这么早出来,想来也是讨个清净吧。”
黎语摇了摇头,向里面走去。
他边走边看,同时嘴里啧啧称奇,
“这屋子是穿斗木结构吗?还加入了钢和玻璃?哇,厉害厉害,现代与传统结合。”走到一处屋子处他感慨道。
不久,他到了一处围墙,蓦地停下,手摸围墙露出欣喜的目光,
“这就是编竹夹泥墙吧,用两公分半的竹篾编成片插入木方中,两边再用抹灰,这样把传统留下来,和北京四合院的砖墙作为区别。”
“这个活字印刷刻章的,真有感觉。还能这样的把商史结合的嘛。”
......
有对其新设计建筑的称赞,自然也有对原有建筑的品味。
走到街巷里,他抬头仰望三百年的老树。
走到院门外,他细细品味原门头的古味。
在走过经过设计的酒吧、民宿、茶馆。
细细的琢磨设计师的用意。
不敢苟同之处默不作声,惊艳决绝之作拍手称奇。
足足逛了两个小时,黎语才走出宽窄巷子。
整整一天,黎语就把时间用在这些网红景点。
只不过跟别人看的不同。
旅游嘛,不是按图索骥,随波逐流。
看自己想看的便是。
逛了一天的黎师傅终于回到了青旅,刚到这,就见青禾兴高采烈的迎过来,
“回来了,玩的怎么样?”
“挺好啊!”
“那就好!一会有民谣之夜你去不去?”她问。
“去!”
逛了一天的黎语正愁怎么抒发自己的这份情怀呢。
唱歌!
正和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