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墙一面城门有四座东南方的叫东水门是汴河流向下游的水门,汴河一路东行,流经楚国,在楚国东南部泉州港如海,一路,左右两岸地势平缓,加之魏楚两国素来交好,因此此河虽则长度宽度比不过信河,河面舟楫往来,也是如数如织,加之终点是魏国国都,给这份繁华添了几分天藏城所没有的贵气。
此城门横跨汴河有用铁包裹、形如窗栅的大门每到夜晚如闸门一样放入水中两岸各有别门供行人通行。
出角门左右两岸相距百余丈;往北是新魏门;再往北是新曹门;最北是东北水门这是五丈河的水门。
西城墙一面城门有四座从南数起的叫新郑门;往北是西水门这是汴河游来水的水门;往北是万胜门;再往北是固子门;最北的叫西北水门是金水河的水门。
北城墙一面城门有四座从东数起的叫陈桥门;这是北方各国使臣的驿路。往西是封丘门;为皇帝北郊大祭的御用道路,再往西是新酸枣门;最西面的叫卫州门。
这些门的名称都是俗称,它们的正名如西水门叫利泽门郑门原本叫顺天门固子门本来即金耀门。
外城城墙每隔百步,设马面、战棚密集地设置女墙日夕修理整治远远望去很是高峻。城里官道两侧种植的榆树柳树已都成荫。
城中每隔二百步设置一处防城库贮藏守城御敌的武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天天整治修缮专门有修治京城所提调、总管此事。
旧京城的周围大约有二十里下。
南城墙的城门有三座正南面的叫朱雀门左首的叫保康门右边的叫新门。
东城墙的城门有三座从南数起是汴河南岸的角门子汴河北岸的叫旧宋门再往北是旧曹门。
西城墙的城门有三座从南数起的叫旧郑门其次是汴河北岸角门子再往北的叫梁门。
北城墙的城门有三座从东数起的叫旧封丘门西边的城门叫景龙门在皇宫城角宝策宫前面,最西边的叫金水门。
杨信阳和孔乙己二人一路在大梁里闲逛,出了朱雀门一直到龙津桥,从州桥向南去当街出售水饭、镳肉、肉干。
王姓楼前有卖獾肉、野狐肉、风干的鸡,梅家、鹿家出售的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份不过十五文,曹家的小食、点心等食品也在此出售。
到朱雀门有现煎现卖的羊白肠加工过的醃鱼、瓒冻鱼头、姜豉、剿子、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罗卜等出售。
而夏天则有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丸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菜、辣瓜儿、细料馕蚀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锯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橙丸子出售全都用梅红色的盒子盛貯。
冬天则有盘兔、现烤现卖的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鲶、煎夹子、猪内脏之类出售一直延伸至龙津桥须脑子肉为止此处所售食物叫做杂嚼街市从白天一直延续至三更方散。
两人当然不是无目的的闲逛,杨信阳要把自家生意引进到大梁,在大梁站稳脚跟,考察一番京中酒楼是不可避免的。
凡是京城中酒店门口都扎有彩帛装饰的门楼,进入店门是一条笔直的长约百步的主廊南、北天井两边的走廊旁都是一间间小房间入夜后灯笼、蜡烛点燃得明亮辉煌下相互映照,又有浓妆艳抹的莺花数百人聚集在主廊的廊檐下等待酒客的呼唤,远远看去好像天的神仙。
朝北去杨楼以北穿过马行街有东、西两巷叫做大小货行住的全是从事建筑营造和各种手艺的手工业者。
小货行通鸡儿巷妓馆大货行通贱纸店。白矾楼,宣和年间重新翻修为三层高楼有五座楼房遥遥相对各楼之间用装有栏杆的悬桥或明或暗相互联通;珠子的门帘、刺绣的门额在灯烛光下晃动闪耀。
听闻昔日刚开张数天每当有先到的酒客即赠金旗一面过了一二天后就不再赠送。每遇大节之夜,即在每一条瓦院下,挂蓬花型的灯笼一盏,内西楼后来禁止酒客人等登临眺望因为从最层可以俯视皇宫。
对了,以令人目眩的酒楼寻春所,均是传说中的薛饕的产业。
大抵京城中的酒楼、瓦子不论风雨寒暑白天黑夜连续营业。
州城东宋门外的仁和店、姜店州西的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的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城北的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的长庆楼在京城的酒家有七十二户此外不能一一详述其余小零卖的酒店都叫做脚店。
出售昂贵精细的菜肴迎接官中宦官宴饮的则第一要数白姓厨子州西安州巷的张秀其他依次是保康门李庆家东鸡几巷郭姓厨师郑皇后宅后宋姓厨师曹门砖简李家寺东骰子李家黄胖家。
九桥门街市的酒店彩楼相对旌旗招展遮蔽整个天空,景灵官东墙下长庆楼的生意尤为兴盛。
两人走马观花看了一天,回到客店,摊开一张大纸,在面勾勾画画,良久,杨信阳叹息一声,“果然是天子脚下,论地段,绕着皇宫这一圈是最好的,然则看了下来,家家生意兴隆,没有一家是想出售的,我想,哪怕真有想出售,就这地段,怕也轮不到咱们出手。”
孔乙己点点头,“信哥儿,你说的,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御街马行街附近,确实不是我等能直接出手拿下的,要不退一步,先在大梁其他地方找找。”
好的地段,生意就成了一半,不过眼下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大梁水太深,两人人生地不熟,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在客房里商议,忽听得楼下一阵喧哗吵闹,“老孔,去把窗子关了,聒噪得很。”
孔乙己起身,探头出去瞄一眼,咦了一声。
“怎么了?”
“那人,有点眼熟。”
两人出了客店,发觉客店伙计和人争吵的是一个女娃子,那伙计揪住她,嚷嚷着这人心怀不轨,老是在这附近探头探脑。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