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怒杀六千死士陛下我雨化田回来了 > 第23章朕的大明永远不会向任何人低

第23章朕的大明永远不会向任何人低

此时,礼部尚书毛澄出列,高举芴牌道:“陛下,鞑靼排遣来使进京,于昨日抵京,呈和亲礼折一份!”

“给朕念!”

毛澄从怀里掏出一份装修极为精美的裱折,高声念道:

“孤为鞑靼庆国中帐郁孤台王子,素闻陛下英勇盖世,孤愿割地三千里,以求与大明国和亲百年,望明天子思虑周全,孤盼来信!”

啪!

毛澄刚刚念完,发现朱厚熜已满面怒容的站起。

下意识的手一抖,裱折倏然落地。

毛澄颤颤巍巍的奔了几步,抖索捡起裱折。

“和亲?”朱厚熜嗤笑一声。

次辅蒋冕出列高声道:“陛下,大同一役,我军大捷,此时又逢鞑靼小王子来信求和亲,此是我大明国力彰显,耀武扬威的绝佳时刻,臣请陛下考虑!”

“考虑?”

朱厚熜冷着脸阴笑一声。

“臣附议!”

“是啊,陛下,鞑靼军力雄厚,既然他们已放低身段,主动求和,咱们也该退让一步,接受他们割地求和亲的要求啊!”

“臣也同意,这正是大明休养生息,重整国力的大好时机啊!”

“臣也附议,百年之期,我大明帝国到时候国力必然鼎盛,届时这群宵小必然更加畏惧,倒是便可要求这群北元余孽退居荒漠,我大明中兴有望噫!”

次辅毛纪此时也出列,朗声劝道:“陛下,请三思啊!鞑靼雄踞草原几百年,早就对大明虎视眈眈,大同一役无异于给敌军以极大震慑,小王子的请求不可不考虑啊!”

毛纪蒋冕以及众多文臣武将朝着一直眯着眼睛的首辅杨廷和递眼色。

他睁开眼睛,在众多期许眼神之下,出列高举芴牌。

思衬道:“陛下,臣以为,我大明目前北疆有鞑靼、瓦剌,辽东有女真蠢蠢欲动,东南有倭敌,南疆土司时常暴动,此时我大明,负面受敌,国力根基刚稳,小王子的建议不可不考虑啊!请陛下三思!”

“呵呵,叫朕三思?”

朱厚熜嘴角擒笑,喝道:“朕真是小瞧你们了,朕还以为大明帝国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都是铁胆英雄……”

忽然间,朱厚熜声调提高八斗。

“我大明帝国,何时需要和亲、割地、赔款?”

“又何时需要做这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蠢事?”

朱厚熜的话语,像一颗颗炮弹,砸进众多文臣武将心里。

激起一连串的惊涛骇浪。

众臣惶惶,面面相觑。

朱厚熜淡漠道:“陆炳,给朕带来!”

“是!”

此时一直竖立一侧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斌阴沉着脸走出殿外。

随即两列锦衣卫抬着一张担架踏着沉重的步伐进来。

见到这一幕,方才被朱厚熜几句吓傻的众臣,更加震颤了。

担架之,躺着一具血淋淋的人。

看装束,该是边关士兵。

朱厚熜几步走近担架。

轻轻按住面人的肩膀。

躺在担架的,是六次出入边关,立下汗马功劳的边军校尉陈一龙。

正是因为他的舍身忘己,杨一清才彻底摸清了鞑靼部落在后方的大动脉。

没有他,大明的攻防布置,不会如此有针对性。

而他,被杨一清嘱托锦衣卫青龙好生带回京都,细心照料。

陈一龙感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来到了金銮殿。

还面见了当今圣。

那个梦好美好美,美的瞧见圣那副容貌,竟是如天人般俊美。

陈一龙从恍惚里醒来,真的撇见了头戴金冠,温润如玉又带着威严的少年天子。

下意识的,他张了张口,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吼声。

他挣扎着坐起,却发现自己仅仅只有一只手,只有一只脚。

就算如此,他也要给面前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圣磕头。

他哭了,哭的很难受。

呜呜咽咽的声音响在大殿里。

一片寂静。

忽然,他又笑了。

因为他感觉到一只宽厚的大手轻轻的抚在自己的肩头。

朱厚熜按着他的肩膀,声音铿锵有力。

“陈一龙,九边先锋营第九边军校尉,六次深入鞑靼部落深处,带回鞑靼边防重军布置图,为大同数次战役立下汗马功劳!”

“也正是因为此,陈校尉只剩下一只手、一条腿……”

“他从未惧怕敌人,也从未后悔加入大明先锋营!”

“他就是千千万万我大明边军的一员,是我大明永远的骄傲,更是朕的英雄!”

“大明的和平,是这群可爱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拼来的!”

朱厚熜的声音几度哽咽,他缓缓站起。

环视一圈。

一双电眼扫视周围所有大臣的眼睛。

“朕告诉你们,有朕在的一日,大明永远不可能和亲、永远不可能赔款,更不可能割地!”

“朕的大明,永远不会向任何人低头,谁欺负大明子民,谁侵占我大明疆土,谁残杀我大明百姓,朕,都要他们千年万年都后悔!”

“朕说道做到!”

“谁敢再提和亲一事,当如此案!”

朱厚熜拔出陆炳随身佩剑,刷的切掉近处一处书案。

朱厚熜转身看向礼部尚书毛澄。

“现在朕告诉你,鞑靼想和亲?白日做梦!”

“回去告诉鞑靼来使,战,朕灭其国!”

“不战,朕亦灭其国!”

九边先锋营第九边军校尉陈一龙热泪盈眶。

扑通爬落在地。

单腿单手的他匍匐跪倒在地。

被敌人热汤撕裂的喉咙里,挤出嘶哑的几个字。

“先锋营……第九边军……校尉……陈一龙,叩见皇!”

朱厚熜紧闭双眼,坦然受之。

偌大的宣政殿。

这一刻,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