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同人小说 > 人在四合院,从当主任开始 > 第51章 嘴硬的贾张氏 求收藏鲜花

第51章 嘴硬的贾张氏 求收藏鲜花

贾张氏知道,没有证据一大爷就拿她没有办法,再说就算是棒梗拿了又咋样,而且傻柱之前不就是同意的吗。

之前傻柱接济他们家的时候棒梗可没少拿他家的东西,那个时候傻柱一句话都没有。

“大嫂,要是孩子拿些吃的我可以理解,可拿了粮票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毕竟你说你们家缺少吃的,拿吃的还能理解,可你这拿了粮票真的是让人无法理解了,而且傻柱家里也要吃的,他妹妹读大学,每个月也靠他养着呢,还有后院的老太太。

一想起这些,一大爷就觉得这性质完全不一样,可眼下看贾张氏那张脸,似乎就像是没事的人一样,感情这个事情跟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这样教育孩子可不是啥好事啊,一大爷真的有点担心,棒梗以后会学坏。

他一大爷,您不能这样冤枉孩子啊,您要是有证据,拿出证据出来,我们也就认了,可这样没有证据的事情您就这么一说,我们家棒梗以后的名声咋办。

贾张氏嘴强硬,心里却是有点慌张,毕竟偷了东西这种事情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儿虚的。

证据,一大爷想了想,既然贾张氏不愿意承认,那自己就拿出证据出来,让她死心,刚刚他进门的时候可是闻到了肉香。

“大嫂,您要是证据是吧,那我给您拿,柱子你来说。”

何雨柱一直站在一大爷边没有说话,而是等待一大爷去处理问题。

这个时候一大爷让他说,他也不客气,要证据自然是能够拿出来的。

“我家床边有个鞋印,那双鞋印正好是棒梗的,咱们这院里小孩不多,除了棒梗这么大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这么大脚,还有我那肉是用胡椒腌制过的,这在市面买不到的。”

刚刚进门的时候,何雨柱就闻到了肉香中带有胡椒的味道,这年头胡椒粉可不好弄,一般的商店里基本都没得卖,也就只有厨师才有渠道。

所以说,贾张氏要的证据,其实很好拿出来,就算是他们家有腊肉,总不可能这么巧合吧。

“傻柱,你这话说的,好像就是你才有胡椒腊肉一样,别人都没有,我还告诉你我家就有。”

贾张氏强硬的说着,其实她心里多少也没底,毕竟那腊肉的胡椒味是真的。

“贾大嫂,柱子这个胡椒粉可不是普通的胡椒粉,而是从四川寄来的胡椒,市面根本买不到,这味道很好辨别。”

一大爷知道,何雨柱是有这种渠道的,毕竟他是厨子,而且之前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胡椒粉的香味和别的不一样,这是人家特质的,所以做出来的菜更香。

这就是为啥,何雨柱可以肯定这个肉是棒梗拿了,只要对比一下那个香味就能判断了。

在加那个脚印,不出意外就是棒梗拿的,

“贾大嫂,孩子小犯错这是常有的,可咱们作为长辈的应该好好教导才成,不能纵容啊,这样大了,以后会犯更大的错误的。”

一大爷有些痛心疾首,这棒梗也说的是他看着长大的,怎么就老做出这种事情呢,之前是偷人家许大茂家里的鸡,现在又是偷了柱子家腊肉和粮票。

显然棒梗是没有吸取一次的教训,这次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贾张氏的包庇和纵容有关,要是这次在不好好管教,以后这个孩子就毁了。

棒梗才多大孩子,现在就知道偷粮票了,以后岂不是更加会变本加厉起来。

一大爷越想越觉得害怕,他没有孩子,将院子里其他的孩子都当成自己家的孩子看待,虽然说这棒梗不知恩,可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总不能看着他以后吃花生米吧。

贾张氏眼见狡辩不了,也不说话了,而是看着棒梗问:棒梗你说你偷了傻柱家里东西没有。

棒梗摇摇头,一双眼睛仇视着傻柱,恶狠狠的说道:“我没偷,傻柱家里的东西我为啥不能拿,他又不吃,不拿都坏了。”

这话一出口,贾张氏就知道坏了,这不等于不打自招了吗!

这傻孙子哎,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是绝对不能当着外人面说的话,傻孩子。

可这会他说也说了,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

其实贾张氏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认为傻柱不会追究这个事情,哪里知道他一回来,就找了一大爷。

而且一大爷也查明了,就是棒梗干的,之前偷鸡的事情,就让一大爷很是失望,现在又加这茬,估计一大爷不会在包庇他吧。

贾张氏这会也没有话说了,自己这个孙子都承认了,还有啥说的,怪就怪自己平日里说多了,傻柱家的东西就是自己家的,拿了就拿了。

棒梗正是受到了她的影响,才会这样,总是觉得何雨柱家东西就该是他们家的。

小小年纪,三观不正,这完全就是贾张氏教出来的,何雨柱极其厌恶这贾张氏。

爱占便宜不说,还使坏让傻柱娶不媳妇。

所以何雨柱对她一点儿好感也没有,这是比她儿媳秦淮茹还要让人讨厌的存在。

“棒梗,告诉爷爷,您拿的东西藏在了哪里,还给柱子叔叔好不。”

一大爷很想将这个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棒梗这个白眼狼确是一点也不买账。

“你们都是坏人,你们都是坏蛋,我就不还,我就不。”

棒梗说着就朝着门外跑了出去,正好撞在了下班回家的秦淮茹身。

一阵吃痛的秦淮茹,很想骂棒梗一句,可还没开口就看到了傻柱和一大爷站在自家屋里,她的眼皮不由的跳动了起来,一阵不好的预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