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明:离土木堡之变只剩百日 > 第14章:愿明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14章:愿明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和殿。

一年一度的祈福大典就在此拉开了帷幕。

礼部尚书徐有贞早就将一切都安排妥当,还准备了祭祀大礼。

所谓祭祀大礼就是烹宰的六畜,这些都是祭天的必备贡品。

今日祈福大典意义非凡,到场人数众多,不仅有朝中的大臣,还有后宫的嫔妃。

一边是以英辅公张辅为首的一众朝臣,而另一边则是以皇后钱锦鸾为首的后宫嫔妃。

两边都非常庄严肃穆地站成了几排,场面极其恢宏。

“陛下驾到!”

随着王振的一声高呼,朱祁镇缓缓地踏入到太和殿内。

巨大的殿内放置着一个大鼎,鼎内还有香火正在燃烧。

这时候,殿外又是一阵骚动。

“太后驾到!”

太后孙若微紧跟着朱祁镇一同进入大殿之中。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祈福大典,身为太后的孙若微也不能缺席如此重大的仪式。

朱祁镇见孙若微进入殿中,连忙搀扶着她进入到大殿内。

朝中大臣们以及一众嫔妃见陛下与太后都进了大殿,连忙跪在地行叩首之礼。

“叩见陛下,叩见太后!陛下圣恭金安,太后万福金安!”

参加祈福大典的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也不敢忘了礼节。

朱祁镇道:“朕安,都平身吧。”

“谢陛下,谢太后!”

孙若微握着朱祁镇的手说:“几位皇孙尚且还在襁褓之中,无法参与祈福大典。苍有好生之德,定不会怪罪。”

朱祁镇点头道:“母后说得是,那就让祈福大典开始吧?”

孙若微点头后,一旁的王振连忙朝着礼官示意了一下眼色。

礼官立刻宣布祈福大典开始,然后就在殿中宣读了祈福文献。

众人都非常庄严地站在殿倾听,而不敢有丝毫的亵渎。

然后朱祁镇与孙若微作为皇族里最尊贵的二人,一同下跪,虔诚地开始祈愿。

“跪!”

“拜!”

大殿中的所有人都跟着礼官的呼喊,一同跪拜。

直到行完了三叩九拜之礼,才算结束。

朱祁镇站起身时,礼官给他递过了三支香,然后说:“陛下,该由您来敬香祈愿了。”

他接过了那三支香,然后高呼道:“大明王朝正统皇帝朱祁镇在此祈愿:愿明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繁荣昌盛!”

大殿内的大臣们跟着朱祁镇一起高喊。

“愿明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繁荣昌盛!”

古代人敬畏天地之心,果然是不可小觑。

朱祁镇算是亲身体会到了如此隆重的祭祀氛围了。

若是这种仪式能持续地传承下去该多好?

至少不能让汉人忘记了这些老一辈的传统。

而在朱祁镇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传统正在渐渐地被遗弃和丢失。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朱祁镇很庆幸能在大明参与如此隆重的祈福大典。

祈福大典结束后,朱祁镇便搀扶着孙若微走出了太和殿。

“你们都先下去吧,哀家有话要与陛下聊。”

孙若微将身边的宦官宫女都支走了。

“儿啊,娘听说你打算御驾亲征北拒瓦剌?”

“儿子是有这个打算。此事估摸着还得有个月余的准备时间,瓦剌鞑子还没那么快集结兵力抵达长城。”

孙若微叹道:“你就不能在朝中等待捷报?你长这么大,从未过战场,可知战场有多残?”

“当年你爹御驾亲征之时,你知不知道为娘终日都提心吊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日夜夜都担惊受怕。”

“你若是北御驾亲征万一有个好歹,你让为娘怎么活?”

孙若微的关心让朱祁镇心中一暖。

毕竟都是一家人,为娘的肯定是不喜欢孩子有任何闪失的。

朱祁镇笑着说:“娘不必担心儿子。儿子又不是小孩子了。再说,到时候有那么多重臣跟随儿子一同出征,一定会凯旋而归的。”

孙若微见朱祁镇执意要北御驾亲征,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幽幽地说道:“儿啊,你若是执意如此,那就先立了太子再出国门。”

立太子?

为娘的行事果然是思虑周全啊!

立了太子,就算是他赴死沙场,至少还能让朝局稳定,动不了根基。

不然,一旦生变,大明王朝就仿若是在风雨中飘摇了。

“还是娘思虑周全。不过,儿子觉得暂且没有必要。”

孙若微皱眉道:“娘是害怕万一……”

“娘,儿子明白,但儿子不会让这万一发生。再说了,北御驾亲征之事还早着呢。”

“瓦剌贼子虽说搞得声势浩大,但要想集结兵力南下,还得费些时日呢。”

“更何况,就算要立太子,那也得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皇后这边还没诞下子嗣呢,娘又怎么能提及立太子一事?”

孙若微惊住了。

原来的朱祁镇可一直都不愿意与皇后亲近的。

可近日她的儿子就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但欣然接受了她安排的皇后,还对她宠爱有加。

就连一向都说不通的太子之位,都突然想得这般通透了?

“儿啊,你当真是这么想?你终于能明白娘的良苦用心了。”

朱祁镇笑着说:“娘,你放心吧。今后只有皇后诞下的龙嗣,才是大明唯一的太子。”

(PS:给这本书投鲜花评价和月票的读者大佬们,都是大帅比,今年全都发大财,桃花运很旺,事业顺利,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