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明:离土木堡之变只剩百日 > 第6章:温水煮青蛙,步子不能跨太

第6章:温水煮青蛙,步子不能跨太

慈宁宫内,一片祥和。

一顿膳食,令朱祁镇修复了母子之间的关系。

本就是一家人,孙若微所期盼的便是朱祁镇有朝一日能坐在龙椅,当一个好皇帝。

如今她的儿子终于长大了,她却有些许不舍起来。

“娘,儿子告退了,待到闲暇之时,儿子再来看望您。”

孙若微见朱祁镇起身行礼,连忙说:“莫要忘了去一趟坤宁宫,你与皇后许久未见,也该去探望探望了。”

“儿子听娘的便是。”

所谓孝顺,既要尽孝道又要懂得顺着老人的意思。

母子关系得到缓和,孙若微也就没把白天朱祁镇夺回皇权之事放在心了。

朱祁镇本就该到了亲政的年纪,只是孙若微一直都把他当成长不大的孩子。

而之前的皇帝朱祁镇就算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行事却尚未成熟,又是个妈宝男,得不到丝毫的成长。

真正让历史的朱祁镇得到成长的,便是土木堡之变了。

那是让朱祁镇真正尝尽了世间百态,人间冷暖,从那以后才逐渐变得成熟,才有了后来的夺门之变,重新复辟为天顺帝。

而此时的朱祁镇不过是让成熟的一面迅速地到来罢了。

不管是国事还是家事,身为穿越者的朱祁镇都要处理妥当。

他本来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穿越过来,对这个时代的人,那就是一次降维打击。

用现代的智慧来过古代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一旁的王振一路耐不住寂寞,小声道:“陛下,眼下咱们虽说是将皇权攥在了手心,可是这锦衣卫尚且还在太后的手中捏着。恐怕会对陛下产生不下的威胁。”

朱祁镇心思一动,朝着王振翻白眼道:“朕让你统领东厂是干什么吃的?”

王振连忙回答:“陛下英明,老臣明白陛下的用意了。只是……朝中的局势依旧是扑朔迷离,大臣们对陛下的心思已然无法揣度。”

“而且还有军政大权也都在不少大臣们的手攥着,这就像是一把屠刀,时时刻刻都悬立在陛下的头,不得不让老臣为此而担忧啊。”

“陛下虽在朝堂立了威,可还是会受制于那些顽固的朝臣。陛下要想真正摆脱太后与朝臣的控制,还是要建立功勋,才能获得这些顽固老臣的认可啊!”

王振的这番话,朱祁镇听进去了。

他刚刚穿越而来,面对的问题,可不是给朝臣们一些小恩小惠就能解决的。

说到底,朝堂的那些老臣们,对他还未到忠心耿耿的地步,都是因为他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还不足以服众。

眼下掌握朝局的形式不过只是暂时的,真正想要让朝臣对他信服,还是要拿成绩来说话。

身为一个大公司的高管,心中早已有了这样的定论。

所以,他才没有急于求成,率先改革制度,而是先安抚朝臣,笼络人心。

他虽然刚从孙若微的手中夺回了皇权,但是在朝堂还尚未站稳脚跟。

手中虽说握着百日革新的改革内容,却尚未一口气地实行改革。

要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新政,只会令这些朝臣更为不满,反而得不偿失。

他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不能像王莽那般迈太大的步子。

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才能真正将大明王朝领向正确的道路。

“朕慢慢会让他们心悦诚服。”

王振悄声说:“老臣愿为陛下分忧,已为陛下想到了万全之策。”

“说来听听,要是方法奏效,朕重重有赏。”

“陛下不如御驾亲征,北征瓦剌如何?那瓦剌鞑子欺人太甚,数年来所交岁贡完全就是糊弄朝廷,偏偏咱们大明还礼甚多,让这群草原莽夫骗走了不少钱粮,占尽了便宜。”

“老臣是气不过这些鞑子得寸进尺!瓦剌鞑子这般不将我大明放在眼里,陛下又何必忍它纵它,干脆将其贼窝一口气端了,免得他们如同苍蝇一般,在我大明边境反复骚扰。”

“从太宗皇帝开始,咱们大明便是压着这些瓦剌鞑子打,如今这眼下的机会不容错过。陛下只要北征建立了功勋,凯旋回朝,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太后,还有谁会不服于陛下?”

朱祁镇终于是找到了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了。

原来,就是王振这厮在正统帝的耳边煽风点火,才有了后来的御驾亲征。

这货哪儿是在给自己出主意啊?这分明就是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幸好朱祁镇懂一些大明的历史,不然非得着了这家伙的道不可。

要不是王振留着还有用,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货给砍了。

北征个锤子!

万一遇连绵大雨,再来个土木堡之变怎么办?

朱祁镇郑重其事地说:“主意是不错,但行军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时机尚未成熟,还不可草率北征。”

王振说:“那陛下打算何时收回军政大权?”

“此事急不得,到坤宁宫了,你们都下去吧。朕与皇后许久未见,便在此留宿了。”

王振说:“那老臣告退。”

等到下人们纷纷离去,朱祁镇一抬头,却见宫门大开,宫女们连忙跪在地迎接。

寝宫大门敞开,一名女子从宫内疾步走出……

(PS:【感谢他凭什么后来居的打赏】【感谢hfvchfsjsj的打赏】各位读者大佬太给力了!!!今日六更,感恩两位大佬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