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 > 第022章:诸侯嘴脸

在秦斌等人完善变法之时,没过几天,陈庆之就传来消息。

说整个京兆尹已经全部拿下,只是驻扎在武关的张济部有所异动,陈庆之现在只能暂时驻扎在商县与武关张济部对持。

同时驻扎在右扶风的皇甫嵩部也有异动,只是攻击意向不明显,像是例行换防而已。

对此,秦斌集结五千步骑,带齐攻城器具,由秦叔宝带领,去商县支援陈庆之,并要求秦叔宝和陈庆之必须拿下武关。

武关是京兆尹东南门户,是连接荆州南阳的要冲。

只要拿下武关,不单只能打通两地通道,还能据关而守,防备南面而来的敌人。

至于皇甫嵩部,卢植自告奋勇,要说老友皇甫嵩来投。

对此,秦斌也就给了卢植一百玄甲军,护送卢植出长安,去右扶风见皇甫嵩。

随后秦斌看到这几天自己的声望值暴增,想来是拿下长安的事情在司隶地区传开了,让秦斌又获得数千声望值。

秦斌就又具现两千白袍军和三千辅兵,以及具现韦睿作为主将。

韦睿与陈庆之同属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麾下。

只是韦睿比陈庆之年长四十余岁,但是能力绝对不比陈庆之差。

甚至南梁的建立,韦睿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行军打仗,献计谋划,安民治国,韦睿都很优秀,可称之全能人才。

实质,在陈庆之展露锋芒的时候,韦睿还没死,只是迟暮之年,理论两人应该见过,并认识。

当然,秦斌不可能具现老年版本的韦睿,而是具现三四十岁左,正值巅~峰之年的韦睿,所以韦睿不认识陈庆之,不过想着两人见面一定很有趣。

具现韦睿后,秦斌就让韦睿带领五千人马攻略位于京兆尹北面的左冯翊。

待韦睿出发后,秦斌又具现一批基础官吏,开始在京兆尹尝试着推行新法...

......

在京兆尹变法有序无碍地进行着的时候,司隶地区东面却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先是以袁绍为首的诸侯联军,兵分三路,越过司隶边境,路攻阳武县,中路攻中牟县,下路由豫州颍川出击,攻新郑。

只是让袁绍等诸侯没想到的是,此时阳武、中牟、新郑等地居然都实行坚壁清野之策,各地守将皆为董卓亲族或死忠,在董卓死守城池的死命令下,居然先后多次击退了诸侯联军的攻势。

接二连三的失败,也让袁绍等诸侯明白到,新兵与沙场老兵的差距。

没办法,袁绍等诸侯的士兵基本都是新募的,又或者是各个世家大族的家仆,对比起久经沙场的西凉军,还真有一定的差距。

再来就是,袁绍等诸侯低估了西凉军抵抗的决心。

根据三路大军失败的汇报,似乎西凉军都抱有必死的决心来进行抵抗的。

诸侯联军大营中,就在一众诸侯对此很是疑惑之际,袁绍的部下却从后门进来,快步来到袁绍身边,附耳说了一些什么。

袁绍脸色变换几许,就对在场的诸侯们说道,“诸位,据洛阳细作回报,从洛阳出逃的弘农王攻下了函谷关与长安。”

“什么?!”

“弘农王哪里来的兵力?”

“莫非董卓部全部驻守在洛阳地界,京兆尹守备空虚?”

“弘农王安全了就好,否则我等就真的对不起先帝...”

一时之间,整个大帐中都乱糟糟的,各路诸侯你一句我一句的,弄的袁绍眉头直跳。

而一旁的,任代理奋武将军的曹操,却一脸喜色地对袁绍说道,“盟主!此乃天赐良机!”

听到曹操出言,大帐里总算安静下来了,都看向曹操和袁绍。

袁绍也出言道,“何解?就算弘农王拿下长安,想来兵力也不多,想必不能对西凉军造成威胁。”

曹操又说道,“盟主莫要忘了,皇甫嵩引数万精锐就在右扶风驻扎!想来皇甫嵩也是反对董卓行废立之事,否则也不会拥兵自重,一直驻扎在右扶风而抗命不回洛阳。

此时弘农王入得长安,皇甫嵩必定保弘农王安危,此时就算董卓丧心病狂对天子...那还有弘农王在,想来皇甫嵩也没有顾虑了!”

曹操说的已经足够直白了,也听的众人心惊肉跳,都暗呼曹孟德狠辣。

只不过实情确实如此,先前袁绍等诸侯就对皇甫嵩发出过会盟邀请,不过皇甫嵩对此避而不谈,态度暧~昧不清,想来也是顾虑先帝子嗣全在洛阳一事。

现在弘农王得以从洛阳脱身,那皇甫嵩还真没有什么顾虑了。

若是能得皇甫嵩数万精锐从西面对洛阳进攻,那诸侯联军攻破洛阳的可能性也大增。

袁绍听着的,也点头说道,“孟德所说有理,我这就派遣使者。”

吩咐下去后,袁绍又忽然说道,“既然弘农王身处长安,我等不如将弘农王请来,拥立弘农王为帝?”

此言一出,大帐中瞬间死寂,不过很快,一众诸侯都心动不已。

拥立之功谁不想要?

要真做成了,封侯拜相随手可得!

只是,曹操却猛然大声喝道,“不可!!万万不可!若真如此做了,就真要天下大乱了!将来我等不是名留青史,而是遗臭万年!!”

“孟德!!你过了。”

“盟主!?”

“孟德。”袁绍淡淡地撇了眼曹操,说道,“当今天子协只是董卓逆贼擅立的,弘农王才是真正的大统继承者,我等拥立弘农王再登帝位,也是拨乱反正,顺应天命!”

袁绍话声刚落,账内各路诸侯们就纷纷应是。

“对,盟主说的不错。”

“是啊,陈留王之位皆是董卓之罪,弘农王才是天命之人。”

“不错,我等拥立弘农王再登帝位,那是顺应天命。”

“是啊是啊...”

曹操瞪大双眼,扫视了一下大帐之内,看着那些诸侯的嘴脸。

袁绍嘴角带着笑意,似是自得。袁术、韩馥、孔伷、王匡、张超、桥瑁、袁遗,就连自己的好友张邈、鲍信都在交头接耳地谈笑着,似乎已经将弘农王拥立为帝一样。

唯独刘岱低着头不说话,喝闷酒。

不,还有一人,那就是坐在角落里,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也没有任何表情,在低头喝酒。

对此,曹操的心都凉透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些诸侯,说是去洛阳清君侧,还不如直说,他们在妒忌董卓,都想做第二个董卓!

曹操失望之余,余光又看了一眼一直很淡定地喝酒的刘岱。

忽然想起了,貌似除了身处兖州而无法脱身的兖州刺史刘岱之外,整个大汉有实权的宗室,都没有表态过要参与诸侯会面!

曹操又想起多年前,先帝接纳了刘焉的改刺史为州牧,并加大州牧权力的建议,先帝更是将有才华的汉室宗亲分派到大汉各个州郡去担任州牧或要职。

莫非...先帝当年就已经预感到现在这一幕的出现?!

曹操不敢再想,也不愿意再看这些诸侯的嘴脸,以不胜酒力为由,退出了大帐。

袁绍等人也不在意,继续饮酒详谈,策划着怎么将弘农王接过来。

踏出大帐那一刻,曹操昂天长叹一声,“大汉四百余年江山,或许,真的到了迟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