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宋帝国龙腾四海 > 第51章 初来乍到下马威

“砰砰砰……”

在段霓裳的惊讶中,二百步开外的箭靶被打得一塌糊涂,“殿下,这个武器好恐怖!”

赵栩拿过来一把燧发火枪,“怎么样,厉害吧!这就是我们神匠院新设计的武器,以后咱们就靠这个东西征战四方了!”

火炮厂首席匠人凌振兴奋道:“殿下,以后咱们的步兵是不是都要全配置这种火枪啊?”

赵栩点点头,“嗯,一人一把火枪是必须的,另外还要有一把我给你看的那种刺刀,再加四枚手抛雷。”

刺刀并不由火炮局打造,而是由钢铁厂专门的刀具加工车间打造。

赵栩将后世工厂的精细分工、流水化作业、模块制造、标准化制作等等现代化制造企业的理念传授给他们,虽然是四不像,但是照样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

这些理念的灌输,让神匠院的众多工厂、车间从起步阶段就站在了高起点之。

最关键的是他们接受了标准化理念,虽然没有标准的厘米长度,但是经过赵栩尺、丈、以及水的重量的换算,他给出的米、分米、尺的长度和后世误差很小。

同时在他的主持下,神匠院标准化研究所做出了标准化的卡尺,可以精确到0.1毫米,同时也建立了克、斤、公斤、吨的质量单位。

另外,他还让研究所继续研究温度单位,争取做出温度计、体温计。

还有时间,一天24小时,再就是分和秒的概念。

这些标准化的度量衡,赵栩是必须推行下去的,否则他新课本中大量的物理、化学知识就没法传授了。

推行新的标准化单位之后,工厂的分工操作也具有了标准化,这样在零部件的检验中也有了标准依据,这就让生产出的万千产品,都基本保持了完全一样。

吴用一直在旁边看着打靶,不断摇头,“殿下,这装填子弹的速度太慢,如果碰骑兵,最多只能发两发子弹,就被骑兵砍头了!”

赵栩由衷佩服这个家伙,善于思考,能从一点蛛丝马迹中找到漏洞,不愧是智多星。

“那军师有没有想过,我让三个士兵站成一队,循环开枪的话,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吴用惊讶地连羽扇都忘了晃,好一会才双手抱拳道:“殿下,末将佩服,你这个点子实在是太绝了!”

赵栩暗自好笑,绝什么绝啊,这都是后世玩烂了的招数,即便是现在能用,或许最多十年,等带颗子弹问世后,这种队列式的射击方式就再也没人用了。

不过,现在由于技术落后,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管理浙江政务的安抚使是赵栩大老远从金陵找来的老将宗泽,宗泽已经接近60岁。

宗泽在管理军政方面经验十分丰富,他曾在多地做过县令、刺史,如今管理一省之地没有丝毫不适应。

在他的管理下,各地政务有条不紊,办事效率极高。

“宗大人,我不在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如果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你可以找吴用军师帮忙。”

宗泽抱拳道:“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忠心办事,如有事情定会找吴军师商量。”

宗泽办事,赵栩还是很放心的,这位老将原本闲赋在家,是他亲自去请才请来的。

如今升为浙江安抚使,也算封疆大吏,老将军真有点老当益壮,争先不让的精神。

公孙胜、李俊领着80条船的大宋水师南下,花荣的陆战队第二军随行。

赵栩、阮小二率领120条船的水师东渡,关胜陆战队第一军随行。

由于,赵栩亲自出征,刚刚成立的1000火枪队也随同前往。

这支火枪队,人手燧发火枪一把,腰间挂4枚手榴弹,战斗力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

在赵栩系统导航的指引下,经过多日海航行,终于看到了九州岛。

海面成片的白帆,早已惊动了鹿儿岛国民,岸警报声四起,并燃起熊熊烽火。

依海湾而建的小城,所有人都拿起武器,警惕地盯着海面越来越近的船队。

“这里真是最棒的港口,条件太得天独厚了!”

听到阮小二这么说,赵栩赞同道:“将来在海湾入口两边的山头建设炮台,那这个港口就固若金汤了。”

阮小二笑道:“这个年头,谁还有咱们这个实力,建炮台也没用。”

靠,被鄙视了!

赵栩还没法反驳,现在又不是后世,这个时候日不落帝国还没出生呢!哪来的对手?

船只离岸边越来越近,这时就听岸有人喊:“来人可是大宋的船队?”

阮小二使了一个眼色,一个校尉站船顶,“岸的人听着,我们是大宋水师,我们要把这里划进大宋版图,你们马放下武器,否则,大军所到之处杀无赦!”

这话说的也太狠了,这鹿儿岛只是一个小诸侯国,面全是庄园式的农场主,拿武器的都是地主武装。

这些人生性野蛮、不服输,听说大宋水师要占领这里,马愤怒了,喊声不绝,“放箭,放箭!”

这些家伙可能是想要在大宋水师面前表现一下抵抗的决心,铺天盖地的箭雨射向船队。

马就有躲闪不及的水师士兵受伤,赵栩生气地喊道:“火枪队还击!”

接着火枪队就“砰砰砰……”打个不停,岸的人马就出现大量死伤,接着就开始四处奔逃。

火枪队见目标跑远,纷纷停止射击,阮小二见状就要指挥船队靠岸。

赵栩笑道:“你急什么,咱们初来乍到,怎么也得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才行,来呀,吩咐下去,水师所有船只炮轰3轮!”

“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