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宋帝国龙腾四海 > 第49章 赵桓害人不成反害己

第49章 赵桓害人不成反害己

汴京城皇宫,大庆殿朝会。

太监刚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议大夫苏过就扑通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陛下,臣风闻济王殿下将进入浙江的流民全部抓了起来,数量多达数万人,此种恶行闻所未闻,人神共愤啊!”

皇帝赵佶冷冷看着,这个苏过是前朝大学士苏轼的小儿子,当初自己做亲王时,和那苏轼交往很深。

如果不是还念着这点情谊,爱搬弄是非的苏过早被他赶出京城。

这家伙和那御史大夫欧阳宪一路货色,拉帮结派,风闻奏事,但大多都是扑风捉影,无事生非。

幸好,前一日济王的亲笔信早一步到了他手中,否则,今天这朝堂之自己很容易就被这苏过哄骗,而降罪于济王。

皇帝赵佶板着脸、冷冷说道:“行了,你起来吧!”

谁知,这时御史大夫欧阳宪也站了出来,“陛下,这济王行事天怒人怨、手段残忍,绝不能姑息啊,否则必将遭受天谴啊!”

皇帝赵佶不怒反笑,“必将遭受天谴?你说说他的手段如何残忍,又会遭到什么样的天谴?”

嘶!欧阳宪闻言直感觉牙齿漏风,凉风渗入骨髓,“这……抓流民史再无他人,惨绝人寰啊……”

“啪!”皇帝赵佶怒拍龙案,“惨绝人寰,抓几个流民就惨绝人寰,那你说说这济王为什么要抓流民?”

欧阳宪、苏过唯唯诺诺说不来。

这时,蔡京出列,双手一拱,奏道:“启禀陛下,老臣听闻那济王大肆招兵买马,建造大量水师船只,有预谋不轨、犯作乱之嫌!”

皇帝赵佶余光扫了太子赵桓一眼,见他正嘴角含笑和欧阳宪交换眼神,心中不由怒火中烧。

“蔡相,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蔡京前日已和太子赵桓以及众位同僚有过交流,现在听皇问他,也不做他想马回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即刻召济王回京,派其他人去主政浙江。”

“釜底抽薪,好计策!”

皇帝赵佶点头称赞,随即看向太子赵桓,“太子认为该如何处置啊!”

太子赵桓神色一恭,“父皇,七弟虽然行事有些偏激,但他劳苦功高,万万不可治罪于他。

如今宋辽战事已歇,可派他代表父皇前往辽国索要幽云十六州。”

太子赵桓的做作和小心思,皇帝赵佶早看在眼中。

轻咳两声说道:“济王行事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但朕就是有些想不明白,你们谁能告诉朕,这各地的流民为什么都往浙江跑,怎么就不往别的地方跑?”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欧阳宪和苏过此时已经偷偷退回队列中,就连蔡京也低着头站了回去。

“嘭……”

皇帝赵佶气得再次拍了桌子,手指指着百官,“你们一个个以为朕是三岁小儿,就那么好骗?混账,一群混账东西!”

“陛下息怒,臣等罪该万死!”

呼啦,在蔡京领头之下,朝堂之跪倒一大片,皇帝赵佶此时算是看明白了,这是法不责众,一个个想逼宫啊。

皇帝赵佶气得双手颤抖,“好,好哇,你们一个个的这是想逼朕啊!哼!这样也好,给朕拟旨,命太子赵桓、蔡京、欧阳宪、苏过一行出使辽国,索要幽云十六州,即刻离京!退朝!”

看到皇帝赵佶拂袖离去,本来还有点沾沾自喜的太子赵桓,突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都是什么事,说好的集体弹劾济王赵栩,怎么就报应到自己身了呢?

他们是不知道,前一日赵栩运回大量珍珠、砗磲,也带来亲笔信件。

信中向皇帝赵佶汇报已经占领流求,并准备下次占领吕宋等地,并大量移民便于统治。

本来,赵佶还打算在早朝告诉百官这个好消息,谁知这些家伙竟然联合太子赵桓一起搞事情。

至于他们拿流民说事,赵栩信中也在怀疑,江、淮、湘、鄂、赣等多地流民一起前往浙江,明显是有人有意为之。

经过朝堂那么一折腾,赵佶如何还不明白,肯定就是这些人、还有太子赵桓想利用这件事扳倒济王赵栩。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他们计划强加给赵栩的都还给他们,嘿嘿,赵佶想想就好笑,看这些家伙以后哪个还敢欺君犯。

太子赵桓和蔡京等人面面相对苦笑不已,其他百官眼中满是戏虐,活该!再让你们连累我们,现在就看你们笑话,你们能怎么样?

“走吧,赶快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出使辽国吧!”

蔡京懊悔不已,他都已经七十多,身体每况愈下,本想平平淡淡在京终老,没想到一时禁不住诱惑,竟会同意和太子等人一起去陷害济王。

现在可好害人害己,从汴京城到辽国下京,路途遥远,自己能不能完好的回来都不好说,更不要奢望能不能完成出使任务。

这时,皇三子郓王赵楷走了过来,“太子殿下,祝你们早日要回幽云十六州,哈哈!”

太子赵桓看着他的背影,气的浑身哆嗦,“他么,你个瘪三神气什么,等我回来再整你!”

蔡京看太子赵桓如此,就是微微一怔,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太子吗?以前多么软弱、随和的人,现在怎么变化那么大呢?

太子的变化是好还是坏,蔡京已经不想多做考虑,他前面之所以和太子赵桓合作,无非是为了儿孙考虑,可了贼船想再下来,哪有那么容易。

如今,摆在他们前的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坚定不移,跟随太子赵桓一直走下去。

皇帝赵佶才华绝世,历史也只有南唐的李煜能和他相比,但李煜是个亡国之君,皇帝赵佶最怕的就是自己也会重蹈覆辙,那他可就太对不起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