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宋:少年雄主 > 第9章 朕,今日就乾纲独断了!

第9章 朕,今日就乾纲独断了!

赵煦没有在主安石的奏折批复,因为王安石就快来京了。

其他的奏折,赵煦都一一批复,有些不太重要的,赵煦都发回政事堂处理。

政事堂,又是一个叠床架屋的机构。

徒有虚表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制,又有枢密院御史台这样的实际办事机构。

各种机构叠加,光享受宰相之待遇的就有十人。

且政出多门,大宋帝国可以说是内困外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半个时辰后,赵煦处理完所有奏折,来到了了寝宫睡觉。

不到四更,近侍太监就站在龙榻边轻声喊道:

“陛下,该朝了,文武百官都已经到集英殿。”

赵煦此时正睡得迷迷糊糊,感觉还没睡足,就必须起床了。

穿越前,赵煦可是每天打游戏打到三点的……

这早朝,还真的早。

“传旨下去,朕一会儿就到。”

赵煦睁开双眼,外面的天色还是漆黑一片。

早朝,是皇帝必须到的。

就算是太祖赵匡胤也没有缺席过一次早朝。

赵匡胤有一次想多睡会儿,就被士大夫骂了个狗血喷头……

赵煦精力旺盛,虽然批阅奏折很晚。

但是一旦醒来,便精神焕发!。

坐着龙撵来到大庆殿时,百官早就肃穆的站着。

礼部的人在纠察百官的礼仪,站姿,面部表情都必须规范。

更不可以交头接耳,乃是大不敬。

君臣礼毕,赵煦开始接受重臣的启奏。

司马光首先出班启奏,反对河北宋军去抢夺辽国粮仓。

枢密使魏韫反对的是对安南总兵,理由是安南兵强悍,且有大象参与作战。

大宋士兵去和安南作战风险太大,弄不好会一败涂地。

户部尚书吕化成处于国库空虚的原因也反对战争……

“仗!是一定要发的!尔等想的通就想,想不通可以致仕”

赵煦一脸严肃,冷冷道。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赵煦一看,是刑部尚书毛炘田。

“毛尚书,说吧,朕听着。”

“启奏陛下,陛下刚刚登基,从谏如流应该是陛下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乾纲独断。”

闻言,赵煦冷冷的看着毛炘田,眼前的这个老头子须发皆白,他是仁宗朝的状元。

“毛炘田,大宋是朕的大宋,不是你们这些迂阔腐孺之人的。

“今日朕就乾纲独断了,你说的从谏如流的结果就是积贫积弱。”

“毛炘田,你已年过六旬,可以回家养老了,殿外武士何在!扒了他的官服送出宫外。”

话音未落,朝堂之内已经寂静无声。

没人敢出大气,整个集英殿里的空气仿佛都被赵煦的威严所稀释和压缩。

“微臣,告……退”。

毛炘田黯然跪下,在殿外武士的拖拽下出了宫门。

司马光正待出班劝谏,只听得殿外太监高喊:

“启禀陛下,王安石殿外候旨!”

“宣他进来。”赵煦道。

王安石一身朝服,虽年近七十。

却精神矍铄、身板瘦弱,却铁骨铮铮。

“微臣王安石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朕决意重启变法!”

“王安石,擢升你为参知政事,归列吧。”

“微臣谢陛下!”

这一刻,王安石百感交集。

这一路风尘仆仆,无他,而是太监李宪告诉他新皇很欣赏他。

一生的抱负,很有可能在新皇帝这儿实现。

几十年的等待也是值得,哪怕自己的生命如那油灯枯尽……

王安石匍匐在地,久久不起。

他跪下的一刹那已经看到新皇帝的威仪和目光。

凭他的直觉,这是有别其他皇帝的目光。

这目光里全是执着和霸气。

王安石除了热衷于变法,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词,自成一派。

而最让他牵挂的是他的变法求强。

变法,是他的信仰和灵魂。

如果这些得不到实现,他宁愿不做官。

“诸位爱卿,先帝已经入土为安,加冕不必太急。”

“如今当务之急应该讨论的是财,户部尚书吕化成,出来说说这几年的国库收支。”

户部尚书吕化成马走出班列,沉声道:

“回陛下,国库存银空乏,已经维持不了河

北道一个月的开支。”

“那么,钱到哪儿去了?”赵煦盯着吕化成追问道。

“回禀陛下,朝廷用度太大,国库入不敷出。”

“吕化成,朝廷主要是哪些开支?”

“养兵,养官,岁币。”户部尚书吕化成脱口而出。

“哼,兵多是冗兵油子,官多是贪慵之官。”

“食君之禄,不为社稷着想,不为天子分忧,而岁币之事,更是荒唐!

赵煦掷地有声,说的朝堂之内的大臣们面红耳赤。

王安石听得倒是异常振奋,这些都是他一直以来想说的啊。

“吕化成,太皇太后那儿有内库存银三千万两。

“太皇太后已经允诺全部作为国库之用,有交子,钱引在册。”

“微臣……遵旨!”

吕化成大惊失色,想不到太皇太后一个人就存了那么多的银子。

相当于整个大宋朝一年之四分之一的收入了。

她的钱怎么来的?

傻子都明白。

”诸位爱卿,朕决心壮土断腕。,裁撒完兵元官,整顿吏治,清理漕运。

朕希望你们不要添乱,否则朕会灭你们的族,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完,赵煦宣布退朝。

留下来躬身站在大殿惶恐不安的大臣。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