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月努力,阳城的城墙已经修建过半。
入夜,修建城墙的百姓们,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中。
而那些降兵也都被重新押回牢中。
太史慈忙碌了一天,有些劳累。
“今晚要好好睡一觉了!”太史慈心中想着。
太史慈一直是单独关押的,而且还给准备了床铺,每三两天还会送来换洗的衣物。
食物也是每天不重样的,有荤有素,有菜有汤。
简直比在军营时候的条件还好。
当狱卒将他关入牢房时,他猛然发现,这牢房中,竟然又多了一个人。
那人正是自己曾经的同袍——黄盖!
“公覆!你的伤好了?”太史慈问道。
他被关押后,通过周泰得知,黄盖受了重伤,已经送到医馆去医治了。
“已经痊愈了!”黄盖点了点头。
“先前好多受伤的士兵,刘大人都命人给他们治好了。”
“而且还下了命令,只要城墙修筑完成,便可恢复大家的自由之身!”
“届时,想要留下的可入伍,如果想要离开,则免费给三日的口粮!”
“要不是这几天听了关于刘大人的事迹,打死我,我都不会相信,还有将俘虏放了的事情!”
太史慈叹息一声。
“我在医馆,也听了不少有关刘大人的事情。”
“开仓放粮,收留灾民,发放种子……”黄盖说道。
“不仅如此,那刘大人还盖了一个叫什么养老院的地方。”
“专门用来赡养老人的!”
“这种天下大同的事情,也只有在书见过!”
“什么?赡养老人?真的?”黄盖将信将疑。
“那还能有假?我先前还去干了两天,那房子建的……”太史慈连连赞叹。
凡是有利于老人的东西,全都按。
房前内的墙,全都按了把手。
老人们可以扶着把手,在屋内行走。
而且陈设的家具,那也都是等的。
大户人家的老人,享受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吃的饭菜,也有专门的庖厨制作,午后还有茶水。
其内还配有四五名大夫,如果老人身体出现了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治疗。
这样的地方,别说见了,想都想不出来。
“没想到这乱世之中,还能有这样真心为民的人!”
听着太史慈的话,黄盖也感叹一声。
“我还发现了一件事情!”太史慈忽然低声说道。
黄盖闻言,凑到近前,问道:“什么事情?
“修筑城墙的砖石特别奇怪!”
“砖石?那有什么奇怪的?”黄盖不解。
“从未见过砖石有青蓝色,而且这些砖石,都不能用坚固来形容。”
“我一掌都拍不断……”
“拿利剑刀斧,就算我用尽全力,也仅仅在表面留下一道浅浅的刮痕!”
太史慈说道。
“这……怎么可能如此坚固?你可知此物从何而来?”黄盖神色微变。
“这些砖石都堆砌在城府西侧的空地,具体从哪来的,没人知道!”
黄盖是常年带兵打仗之人,曾攻下城池无数。
自然知道如此坚固的城墙,意味着什么。
若真像太史慈所说,投石车,冲撞车,将彻底无用武之地。
只要四面城墙建成,或许唯有固若金汤来形容这里了。
“我还听说……孙策的一万铁骑是……”
“是让刘大人带领五百女兵给灭掉的!”
太史慈此话一出,黄盖彻底愣住了。
被两千玄甲铁骑灭掉,已经是黄盖能够接受的极限了。
而五百人击败孙策主力,简直是无法想象之事。
何况那五百人还是女子!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这一个多月的经历,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仁德明主!”
太史慈缓声说道。
“子义想要投靠刘建?”黄盖问道。
(太史慈,字子义)
“遇到如此圣贤,难道公覆就没有半点想要投靠的心意?”太史慈反问道。
黄盖一愣,半晌没有说话。
与此同时,庐江郡郡城。
孙权坐在城府的大堂之,与众人商议着攻打阳城事宜。
当初孙策带领五万大军出征。
孙权则带领着剩余四万大军守在庐江郡的郡城。
历史的江东猛将如云,四大都督几乎没有败仗。
可孙权一领兵,四次合肥大战均是惨败。
最后一次率领十万大军,差点被张辽八百人的部队生擒。
晚年的孙权,逼死一代名将陆逊。
对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孙策的儿子更是薄情寡义。
担心孙策后人造反,最后连侄子吴候的爵位给夺了。
而现在,孙策身死,孙权认为,巩固势力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为兄报仇之事,想要暂且放一放。
可麾下将士却都不同意,尤其以张昭为首之人。
纷纷谏言,要率大军,前去攻打阳城。
可孙策五万大军都不够,孙权手里仅剩四万兵马,够么?
“少主,可命人前去丹阳郡,请求丹阳太守,出兵相助!”
.......................................................
拜谢冰寂、传说大佬的催更票~~~
今天五更打底,
没有限!
求花花,求票票,求评论~~~
.........................................................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