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二要造反 > 第034章 一字长蛇困瓦岗

在军中,罗成为了树立威势,在罗艺的要求下,不苟言笑,冷口冷面的,才有了冷面俏郎君的称号。

可能压抑得太久了,需要释放,现在的罗成已经完全地放飞自我了。

李二明白一个道理,再厉害的神通,太容易地送给别人,别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感恩之心。

罗成不愿意加入义军,只是帮李二对付杨林,李二也不提传授之事,虽然水之一道的神通《御水诀》是系统为罗成准备的。

李二在等罗成过来求他,才会假装不情不愿地传授。

一路,罗成一会儿挑战秦琼,要看《点石成金》,一会儿挑战程咬金,想再见识一下漫天飞灰的威力。

然后,又来找李二要《御水诀》,李二假装为难,在罗成的再三要求之下才同意,却也要罗成答应以后帮他三次。

罗成答应了李二的要求,顺利地得到了《御水诀》,开始了他的放飞自我之旅。

看到山的树木,他会浇水。

看到山中的强盗,他还是要浇水。

看到农田干涸,肯定要浇水了。

还好,每天只有三次施展的机会,否则,整个大隋恐怕都会被他给淹了。

几天后,四人回到了瓦岗寨。

杨林的三十万军,也在几人回归后的第二天到了。

见到杨林阵容整齐,全副武装的大军,李二才体会到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了。

瓦岗寨也有真正的军队,就是几城的降军,数量不多,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穷苦百姓组成的义军。

翟让只是山大王心态,没有炼兵之说。

李密有野心,有魄力,主事时间太短,心思都花在攻城掠地面,也没有训炼过义军。

义军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却有一腔热血,打仗的时候很拼。

他们也不得不拼,如果输了,不但要忍饥挨饿,还有可能被征去修运河、修皇宫,落个活活累死的下场。

隋炀帝也觉得大隋人口太多了,难免会出现刁民,他只想尽量让人口减少,留下一帮顺民,方便管理。

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修隋朝大运河,这些都是减少大隋人口的绝招。

李二要在众多反王之中脱颖而出,从隋炀帝手中夺取到江山,打算逆其道而行之,提出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瓦岗军正面对杨林的正规军,不但赢的希望渺茫,双方死伤惨重,打个血流成河是一定的。

如此劳民伤军之事,不符合李二的价值观,他只是依据瓦岗寨的地利优势,以防守为主,找机会智取。

为免战线太长,再加其它城市太小,不好防守,挡不住杨林的三十万大军。

李二听从徐茂公的建议,早就将附近城市的守军都撤回来了,每城只留数百人维持秩序。

杨林如果要攻,那些城市就先给他。

据李二所知,海外离石湖刘留王很快就会起兵来犯登州,杨林也会因此撤军。

杨林撤走,朝廷还会派人对瓦岗寨进行围攻。

李二收几员降将后,隋炀帝见对付不了瓦岗寨,就不打了,李二就可以收复失城,带领大军往长安进发了。

夺得长安,李二的天下就稳了。

李二刚接收瓦岗寨,瓦岗寨刚经历过内乱,军心不稳,真打起来了,一些人为了替李密报仇,直接投降杨林都有可能。

现在的李二不能冒险,绝对的胜仗可以打,不打没有把握之仗。

给李二几年时间,让他带领瓦岗军多攻几座城市,待将一群乌合之众训炼成铁血战士后,李二就有信心和杨林正面开战了。

令李二意外的是,杨林的目标是瓦岗寨,对那几座无粮的空城兴趣缺缺,直接无视了。

瓦岗寨粮食充足,李二直接无视杨林大军的叫阵。

杨林无奈,只得在瓦岗寨外摆下一字长蛇阵,以夺取瓦岗寨的气运。

九五至尊的帝皇,都是有大气运者,当失去民心导致天下反王四起,也是被反王夺走了一部分气运。

民心是产生气运的一部分因素,却也是最主要的,失民心者,就算一时成功,终将失去天下。

反王们能拥有一定的势力,也有其气运,气运越多,势力就越大,未来的路也会走得更远,甚至可能平定四海,成为开国之君。

一字长蛇阵是某位奇人留下来的,可调动龙气夺取反王的气运。

李二可以不理杨林大军的围攻,等他自动退走。

一字长蛇阵让李二心绪不宁,李二不得不想办法破。

瓦岗寨也不同于历史中的瓦岗寨,它非常大,呈椭圆形的,长宽有数百公里,凭借险要的地形和城墙,形成易守难攻之势。

正因为瓦岗寨太大了,杨林摆出一字长蛇阵后,兵力分散了,李二也有信心破阵了。

徐茂公精通各种阵法,破阵之事,难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