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二求我做太子 > 第六十六章 各方云动(4/5) 求鲜

第六十六章 各方云动(4/5) 求鲜

得到李恪的允诺之后,禄东赞便匆忙出去准备了。

朝堂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太子死党杜荷率先站了出来,质疑道:“陛下,真假公主已经被吐蕃使团获知,这个时候吴王殿下依旧坚持用此题来考究吐蕃使团,分明是要损我大唐威仪。

还请陛下择一良人出这最后一题。”

“陛下,吴王殿下平时胡闹就算了,这个时候再胡闹,损害的就是我大唐的国威。一旦第六题被吐蕃使团答了出来,我们就要远嫁公主。”

“陛下,最后一题事关我大唐荣耀,还请陛下慎重!”

“请陛下慎重!”

“请陛下慎重!”

整个朝堂之,瞬间跪倒一片,势要逼李世民服软。

“朕意已决,退朝。”

以李世民对李恪的了解,他清楚的知道,既然李恪敢用原题,就一定有办法让吐蕃使团铩羽而归。

文武百官则不同,在他们的眼中,李恪只不过是个纨绔王爷而已。

今天朝堂之,陛下能够应下他三个条件。

虽然有些令人意想不到,可也不足以改变大家对李恪的看法。

吐蕃使团,禄东赞回来之后,秘密会见了杜荷。

“杜大人,这吴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禄东赞打探道。

杜荷不屑一顾的回:“吴王?就是一个纨绔王爷而已,无德无才,特使不必放在心。”

禄东赞疑惑的看了杜荷一眼,不再多说什么。

可他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一个无德无才的皇子,怎么可能被李世民这般重视?

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子,怎么可能有目空一切的自信?

不知怎的,来到大唐之后禄东赞第一次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

太子府。

赵节回来之后,出乎意外的没有得到李承乾的责罚。

因为他带来了安州的第一手资料。

知道了安州如此富庶的李承乾,继续着手将安州纳入自己的手中。

经过初期的运作,在赵节的建议下,李承乾把“谢天宇”提拔为了安州刺史。

任之后的谢天宇也极其‘懂事’,深得李承乾重视。

本来李承乾还担心,李恪在的话,可能会影响自己对安州的控制。

现在好了,被父皇直接召进京城。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如何阻止李恪返回安州。

只要李恪不在,自己控制安州的速度就会更快。

如今父皇将婚试的最后一题交给了他,这次他要是出错的话,岂不就有了理由?

“太子殿下,您有什么主意了?”赵节小心翼翼的问。

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回道:“你去,找个生面孔将文成公主的画像送到吐蕃使团。”

魏王府。

“我们的这位吴王殿下你怎么看?”

李泰看了一眼身旁的柴令武,若有所指的说道。

“殿下,吴王此人下官看不透。”柴令武如实回答道。

正在这时,侍从进来汇报道:“太子派人将文成公主的画像送到了吐蕃使团,太子虽然找的是生面孔,可还是被我们的人注意到了。”

“退下吧。”李泰让侍从下去后,嘴角扬道:“王兄还是忍不住出手了,这场戏越来越有意思了。”

柴令武从旁问道:“我们要不要通知吴王?”

“不用!这点小问题都搞不定的话,吴王就不是吴王了。”李泰组织道:“真没想到,几年不见,本王这三哥变化不小啊!

有趣,着实有趣。”

吐蕃使团居住的驿站。

从皇宫回来之后,禄东赞连续找了数个王公贵族,全力打探吴王的消息。

可收集到的信息大多都是负面新闻。

风流成性,浪荡公子基本都成了李恪的标签。

越是这样,禄东赞越是不放心。

正在这个时候,使团的成员从门外捡到了一张画像。

禄东赞看过之后,如获至宝,因为画像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真假公主中的真公主,文成公主。

“大人,这其中不会有诈吧?”使团的侍从问。

禄东赞摇了摇头:“不会有诈,这是有人想借我们的手,教训吴王。”

“那我们要不要......?”

侍从话还没说完,禄东赞直接打断道:“不用!这件事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唐内斗越凶,我们才会有机会摄取更大的利益。”

文成公主本名李雪雁是皇室远支,父亲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李雪雁就出生在任城。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册封李雪雁为文成公主。

此刻,李雪雁正呆坐在掖庭宫前面的湖边发呆,双目无精打采,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让人忍不住生出爱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