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二求我做太子 > 第三十章 长史受刺(2/5)

第三十章 长史受刺(2/5)

侯君集倒是比李承乾看得远,转而问道:“殿下派赵节去安州所为何事?”

“自然是为了钱和粮食。”李承乾如实回答道。

“现在的安州对殿下来说,已经是嘴边的肉了。”侯君集解释道:“此刻,陛下就在安州吴王府内,陛下若是对殿下任免安州刺史有异议,早就免去了赵节的安州刺史之位。

这个时候,赵节依旧能够坐稳安州刺史的位置,证明什么?

证明陛下并不反对殿下对安州下手。”

“本宫倒是没有想这么多。”

“殿下先听下官细说。”侯君集继续解释道:“根据赵节的来信,这些官员大多都被李恪闲置起来,生活拮据,已经四年没有拿到俸禄了。

这对殿下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殿下只要为他们支付足够的俸禄,并且许给他们好处,相信他们必定为殿下所用。

到那个时候,整个安州下都是殿下您的势力,到时候想从安州的粮仓内调取粮食,还不是殿下您一句话的事情?

安州下可是有2000多万旦粮食。

殿下可知道,我大唐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才1265万石。

可一个小小的安州就有2000多万旦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百万军队吃四年!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殿下您能拿下安州,就有豢养百万军队的资本。

而且安州这次在打压粮价的过程中,搜刮了几千万贯铜钱,有了这些钱,兵士的甲兵便可解决。

太子殿下,豪不夸张的讲,得安州便可得天下。

为了整个安州,抛出这么点钱两又算的了什么呢?”

被侯君集这么一说,李承乾动容了。

是啊,又几十万贯钱财,去换取安州千万旦的粮食和数千万贯的钱财,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大赚。

想明白这些之后,李承乾感激的说:“本宫有侯将军,大业可期!”

“一切都事殿下的功劳。”

“还有一事本宫想请侯将军帮忙。”李承乾说道。

“太子殿下有事请吩咐,臣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也不是什么大事,本宫的妾兄江州刺史钟博达因为赈灾不利,被吴王刁难。本宫希望将军动用在江州的暗桩保护妾兄的安全。”

“太子放心,臣一定派人保护好钟刺史的安全。”

数日后,安州,养心斋,此刻的李恪正揉搓着冬雪的小手,在闭目养神。

这时,春寒在门口示意了下,冬雪心灵会神的轻轻揉了揉李恪的太阳穴,轻言细语的说:“殿下,春寒有要事禀报。”

李恪缓缓睁开眼,示意门口的春寒进来。

“何事?”

“回殿下,赵节已经答应了程浩淼等人提出的要求,如今安州刺史府已经开始修缮了,程浩淼问殿下,他们是不是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春寒如实汇报道。

“倒是比本王预想中的快,看来有高人支招啊。”李恪感叹了一声之后,吩咐道:“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切勿出差错即可。”

“殿下......”春寒欲言又止道。

“有什么话直说,吞吞吐吐几个意思?”李恪不耐烦道。

“权长史在江州遇刺了。”春寒犹豫了片刻,还是说了出来。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李恪立马窜了起来。

来到这个世界后,权长史一直都是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李恪很多事情也都放心交给他。

两人之间一直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听到权万纪遇刺的消息,李恪脑袋顿时嗡嗡作响,怒火中烧:“现在人怎么样了?”

“受了点皮外伤,没有半个月恐怕下不了床。”春寒解释道。

李恪目露寒光,问:“你怎么现在才汇报?”

“是权长史怕殿下担心,不让我们向您汇报。”春寒一脸委屈的解释道。

“本王是主子还是你是主子?”李恪冰冷的问:“下次再有诸如此类的事情,你就不用在本王身边呆着了。”

“属下知错。”春寒急忙单膝下跪认错道:“谢殿下原谅!”

“起来吧!”知道权万纪没有生命危险之后,李恪心中稍安,问:“具体是什么情况?查出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