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二求我做太子 > 第十章 震惊的李二(10/10)

第十章 震惊的李二(10/10)

“因为土地肥力的不同,作为的产量也有所不同。”权万纪解释道:“水库周边灌溉比较便利的地方,亩产稻米在8旦以,其余肥力比较差的土地,亩产量也在6-8旦之间。”

李世民彻底惊呆了。

亩产八旦!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粟米来说,汉朝的时候,一亩地均产小麦40市斤。

到了隋唐时期,经过生产工具的优化,产能提高了150%,可也仅仅只有1旦(约合113市斤)。

而李恪所提供的改良工具、杂交水稻以及先进的灌溉理论和种植经验,直接将整个安州的种植水平拉升了数个档次。

翻了足足八倍!

汉朝到唐朝近五百年的时间,才进步了1.5倍,而裴谦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让安州水稻的亩产翻了八倍!

这让李世民如何不震惊呢?

“亩产八旦?你当朕好欺骗?”李世民质疑道。

“整个安州,三年多的时间都是亩产八旦,现在每家每户只留足够使用两个季度的余粮,其余的都被收归到了粮仓。

吴王殿下特意设置了粮储司。

每到收割的季节,安州粮储司都会派人到各个县城收够稻米,安州的粮储司收够价格是市价的1.2倍,所以百姓都愿意将自家的粮食卖给粮储司。

陛下要是不信,可以去安京的粮储司一查便知。”

安京的粮储司位于城北,距离养心斋还有一段距离。

李恪特意让手下把自己的座驾掉了过来。

这辆座驾是李恪闲来无事打造出来的,速度虽然比不汽车,可也比马车快数倍。

李世民坐在车,看着装典华丽的内饰,以及各式各样的果脯。

感受着车马奔驰而过的微风,心中很不是滋味。

身为皇,生活质量怎么就跟自己儿子差距这么大呢?

两人一对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坦白讲,这样的生活,李世民也很羡慕,只是高雅的逼格不允许他表达出来罢了。

不到一刻钟,机关车便来到了粮储司。

李世民心情忐忑的从机关车走了下来,在李恪的带领下来到了粮储司。

正好,此时的粮储司司长刘浩乾正在忙碌。

李恪招呼他前,开始问道:“刘司长,你们粮储司现在还有多少旦储备粮?”

“殿下,根据各地最粮储司的数据汇总,安州现有的储备粮有2300万旦。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大豆、花生等粮食作为300万旦。”刘浩乾汇报道。

“带本王去粮仓看看。”

李恪看了眼身旁依旧疑云密布的李世民,开口道。

此次李二不想大张旗鼓,所以李恪也就没有向下属官员介绍李二等人。

不过,刘浩乾等人都是圆滑之人,虽然不知道李二的身份。

但看着李恪对他极为恭敬,两人外貌又有几分相似,大概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只是,陛下不声张,他们也都乐的装作不知情的模样。

粮储司在安京城有二十多个粮仓,刘浩乾带着众人来到了密集度最高的西城粮仓。

这里有十个稻米粮仓,两个其它类型的粮仓。

李恪带着李世民转悠了几个粮仓之后,李世民彻底信服了。

带着李世民回到吴王府之后,两人来到了李恪的书房。

今天一天的时间,李世民有太多的震惊和疑惑等着李恪去解答。

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他着实有些看不懂。

在这几个儿子中,太子李承乾有龙阳之好、沉迷酒色,近年来愈发放肆。二子李宽过继给了叔父,早薨。

四子李泰,结党营私,胸怀夺嫡之心。五子李佑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不堪重任。

六子李愔,浪荡公子无才无德。其余的几个二子,要么年幼,要么纨绔。

只有李恪跟自己有几分相似,只是有些贪玩罢了。

当初选权万纪为恪之长史,便是为了调教他的禀性。

现在看来,李恪不仅才能出众,还颇有御下之能。

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缺乏戾气!

PS:第十更到,诸位看客大人,有鲜花的给个鲜花,有评价票的给个评价票,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