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家师兄下山了 > 第二十二章 灾民入长安

“哈哈,不知道老哥我用这枚玉佩来抵饭钱可够?”

看着李世民放在桌的玉佩,莫凡不由得一惊。

这枚玉佩周身泛着淡淡的粉光,面刻着一只飞凰,栩栩如生,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莫凡在长乐那丫头身倒是见过一枚类似的,不过要论成色品质却也不如这枚。

听那丫头说,也就宫里的公主妃子,或是诰命夫人才会有幸得到这样的赏赐。

如此,不就等于给了巧巧一个诰命的身份!

待到日后这丫头嫁了人,完全可以拿着这枚玉佩跟李世民去讨要封赏嘛。

“巧巧,还不赶紧把老哥给的饭钱收起来。”

看着苏巧巧还在那里发愣,莫凡连忙出言提醒。

其实,莫凡不知道的是,这枚玉佩可是李世民原本准备拿来送给长孙皇后的。

要不是他现在真的高兴,断然不会拿出来送人。

李世民出了福满楼,便径直回了宫,然后便让人把几个肱骨大臣唤来。

很快,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几个便到了承乾殿。

几人原本以为李世民又要骂人的,都准备好了施展闭听大法。

到了却发现,陛下正一脸笑容的逗弄着架子的鹦鹉。

“陛下,如今河北道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你却还有心思在这里逗弄这畜牲,当真是不为人君。”

大家都还没弄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魏征却是已经站出来开怼了。

也难怪魏征死后会被李世民挖出来鞭尸,他这样的也就是碰到了李世民能忍。

要是搁在大明朱元璋那会,怕是早就被拉出去把脑袋砍了。

当然,你要说魏征本性就是不畏强权,直言谏?

那就有些冤枉他了……

要论及辅君治国只能,他自诩比不房谋杜断,论经史典籍,也比不孔颖达,论关系背景,更比不长孙无忌。

而且,他原本可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还建议过李建成弄死李世民。

魏征不傻,相反他很聪明。

聪明人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聪明人就会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来换得安身立命。

而他魏征的位置,那就是骂,那就是怼。

骂的越狠,怼的越厉害,就更显得李世民像一代明君。

就在其他几人坏笑着准备看好戏时,却惊讶的发现,陛下非但没生气,相反脸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魏征一下子也有些傻眼,虽然他知道陛下肯定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但生气肯定是会有的,然而现在这是个什么情况。

陛下今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不会是气傻了吧。

就在几个人想着要不要赶紧传御医过来诊治,李世民终于发话了。

“几位爱卿,朕闲来无事写了些治理旱灾的策论,你们都拿来看看吧。”

李世民直接指了指龙案一本墨迹还没干的册子,有些骄傲的吩咐道。

旁边的几位大臣更懵逼了,陛下何时懂得赈灾了,还写了策论。

再说赈灾不就是那么回事嘛,又不是行军布阵,有粮食就行,要哪门子的策论嘛!

虽然心里完全不当回事,但是碍于陛下的颜面,几人还是从龙案取来册子看了起来。

当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几人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一些政治谋略还是有的,怎么会想不到这些赈灾方法的不凡之处。

这般系统的治理旱灾办法,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其中一些远见,他们看了都暗暗心惊。

不,这些方法不但能用来治理旱灾,完全可以说,只要是天灾,那就能按照面的处理。

“陛下,这些真的都是您想出来的。”

待把册子的内容一字不差的看完,长孙无忌等人都是一脸苦笑。

有如此才略的陛下,让他们压力山大啊。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李世民老脸一红,底气不足的反驳道。

“唉,老臣真是汗颜呐,还要劳烦陛下为旱灾之事劳神,不过陛下这些谋略着实让老臣佩服,就算是杜相还在世,怕也是想不出这般详尽的办法。”

房玄龄语气中满是敬佩,没有半点恭维。

提到杜如晦,大殿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算算时间,杜相走了也有两年了。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辅机,朕再拨给你五十万担粮食,那些官员谁敢伸手,该杀便杀,该抓就抓,绝不姑息。”

“另外,把这册子多印一些,发到个各个州府,以后发生天灾,就按照这个章程治理。”

李世民说着,脸色便又沉了下来。

“辅机,朕这次可是粮食给你了,赈灾的办法也给你了,要是赈不好这灾,你也就不用回来了。”

长孙无忌神色一凛,连忙抱拳道:“陛下放心,要是老臣办不好这差事,那便提头来见。”

都下了军令状,长孙无忌这次不敢怠慢,点齐了粮食,亲自押送往河北道而去。

而不少饥肠辘辘的灾区百姓,也一路乞讨着往长安城赶来。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7日到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