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阁 > 军事历史 > 三国:不装了,朕要夺天下 > 第四十三章 董卓恍然大悟【求收藏】

第四十三章 董卓恍然大悟【求收藏】

苏扬当然知道董卓想说什么,他正是为迁都的事来的!

依董卓的认识来看,迁都是最好的办法,东边缓冲诸侯的攻势,西边震慑不老实的马腾。关中腹地千里,又有崤函之固,最坏的结果也是割地为王!

但在苏扬看来,迁都是董卓走向灭亡的最后一步,必须促成他迁都。只有迁都,董卓才能彻底失去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各大世族在洛阳经营了几百年了,你迁个试试!

这个层面,董卓这个武夫是不会考虑到的。

“贤弟,今天朝会时,李儒建议我迁都长安,我觉得不错,可满朝的公卿们都反对。你怎么看?”

“迁都好,这洛阳虽说也是易守难攻,但毕竟纵深太小,不能久持。关东诸侯正日夜串联,很可能还会发动第二次攻势,真要是洛阳不保,再说迁都就晚了。”

董卓恍然大悟,特么说的是啊!那帮王八蛋,哪里有苏贤弟看的远?

“可公卿们都反对。”

“他们反对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根本就不为朝廷和丞相考虑。这样的人,丞相也不必理会他们!”

“也是,到时候他们要是不走,直接让当兵的把他们抬走!”

聊了一会儿,董卓忽然意识到一个现实问题:“一旦迁都,得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长安后还得建造宫殿,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董卓的意思很明显,他想让苏扬赞助了。

可苏扬已不准备继续投资他董卓了,在董卓身的投资,也该连本带利收回去了。

“丞相,这洛阳城做了我大汉二百多年的都城,富商巨贾满大街都是,还有城外山里,大墓一个挨着一个……”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特么咋就没想到呢?怪不得你苏贤弟能赚那么多钱,眼光总是那么毒!

谈好了迁都的事,苏扬立即派人出关,命陈宫带兵秘密进了城。他要做大生意了!

其实也简单,董卓这几日成天在朝里吹风,宣传迁都的事。公卿们虽不乐意,但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事是板钉钉了。

这就产生了个问题,公卿们家里成堆的金银珠宝怎么运输?怎么搬到长安?路遇到劫匪怎么办?

这就是商机!

苏家在洛阳和长安都有生意,哪儿用运输?你把钱交给我洛阳的分号,到长安后,拿着凭据去长安分号取钱便是!我苏家只收你一成的费用!

要哪门子的运输??

消息一传开,公卿们兴奋了,还有这么便宜的事?只收一成的费用?苏家信誉是没问题的,公卿们都相信。可这事也太梦幻了吧?闻所未闻!

苏扬乐呵呵的打开仓库,一波一波的接待着洛阳的达官显贵和成堆的金银。在现实世界,你个银行办一笔汇款,敢收人本金十分之一的手续费吗?收一个试试?

可眼下,在这东汉末年,苏扬收着天价手续费,还被当成了救世主。

王允拉着苏扬的手道:“苏贤弟呀!你真是我王允的贵人!也是这大汉的贵人!没有你,这满朝公卿的积蓄就得化为乌有!”

蔡邕也是泪如雨下:“后生可畏,竟能想出这么高明的办法来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你这洛阳令,称职!到长安后,我在董丞相面前保举你!”

吕布也听到了消息,他本来打算让手下士兵帮着运,可兵荒马乱的他又怕那些士兵携款潜逃。。。

思索再三,他觉得苏扬虽打过他几次,可人还是讲信用的,至少比那些兵油子强。最主要的是,人苏家有钱,还看不你这仨瓜俩枣呢!

这几日董卓也是愁眉不展,各地官员和洛阳公卿没少给他送礼,他的府里都堆成山了。。。

大约摸看了下,这么多的钱,至少得一万以的士兵押运才能保证安全。可是……

这特么也太招摇了吧?这么多钱,公卿们会怎么说?将士们会怎么说?百姓们会怎么说?

可也不能留在这洛阳吧?

头疼!

正心烦意乱,李傕郭汜来了。

“你们俩去做什么了?为什么这会儿才来??”

李郭二人与董卓是铁关系,也不用瞒着董卓

“我俩去存钱了,洛阳令苏大人那里可以帮忙存钱。拿着这条子,到了长安就可以取。”

董卓拿起李傕的条子,边写了金银数目,存入日期,存款人,费用,以及一些奇怪的符号。

“就这条子,到了长安就能取钱?”

“苏大人是这么说的,我们也不是看他的官职。我们主要是相信苏家的信誉。”

郭汜也道:“是啊,过去我们与苏家做军马生意,他们是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好,你们下去吧……”

董卓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他们能存,我特么也能啊!

——————————

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