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体己
这一日军校休沐,太子朱敏澜回宫,先去东宫看望正在孕中的太子妃,然后去给父皇母后请安。随后他并没回东宫,而是径直去了宋王朱敏澄的住所。
未成年的皇子住所一般都在东西六宫,成年后会搬出皇宫居住在东华门外的十王府区域。不过朱敏澄虽早就封王,却依旧居住在皇宫内,他的住处离着东宫很近。
“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面对太子的询问,朱敏澄认真点了点头。
朱敏澄想外封新大陆这件事太子还是事后才知道的,虽然两人都在军校,可军校的规矩很严,他们所在的年级不在一起,就连在军校的宿舍也是分开的,没有教官许可军校学员不得在校内私下串联,哪怕他们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皇子平日里在军校碰头的可能性也极小。
所以两人平日里能见面基本就是休沐日在宫中的时候,而且太子马上就要毕业实习了,等到那时候再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今天回宫,太子早就想和自己这个弟弟聊聊了,所以在给父皇母后请安后就直接来了这边。
“你傻啊!”见朱敏澄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模样,太子忍不住就劝道:“父皇不是早就有打算么?就算以后外封你也可封在南海。南海离着我大明本土坐船近些的也就半月而已,就算从封地回京至多月余。可从我大明前往新大陆何止万里?其中风险重重,那边风土人情地貌同我大明完全不同,你要是去了那边,再想回大明谈何容易?难道你就打算这辈子呆在那边了?”
朱敏澄笑笑道:“大哥不必再劝了,这话其实爹已同弟弟我说过。南海虽好,却非我意,新大陆那边弟弟我是去定了的,而且此事爹已答应了下来,等探索航道的船队回来我就会着手准备此事。大哥您放心,等弟弟到了那边您就瞧好吧,弟弟必然会在那边做出一番成绩来,不辱我朱家子孙之名!”
“你……。”太子看着他这幅模样心中无奈,虽然他来之前就预料自己这番劝说恐怕没什么效果,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自己这个弟弟是什么性格脾气他难道还不知道?
别看朱敏澄平日里性格跳脱,但他一旦决定的事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而且去新大陆这事朱敏澄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是想了许久了,也私下做了许多准备。
另外,太子还明白朱敏澄为何要这样选择。除去还是娃娃的几个弟弟妹妹外,自己父皇成年的儿子就四个,这四人年龄最长的自然是腾格尔,而太子朱敏澜比腾格尔略小些,他们只相差几个月罢了,他们两人之后,就是阿古达木了,再下来是朱敏澄。
四兄弟两个在蒙古,两个在大明,当年只是在腾格尔入京时见过,这些年来相隔两地,几乎没再有见面的机会。
可就算这样,四兄弟中太子朱敏澜暂且不说,这可是嫡长子,还是大明的储君,没有意外的话大明的天下未来就是他的。而长子腾格尔执掌的蒙古土默特部,三子阿古达木眼下已基本控制住了察哈尔部,两人一西一东,这几年攻城略地几乎快统一了整个漠南蒙古,这还不算,两人相互配合之下一个向漠北进行扩张,另一个继续朝着东部渗透,等一旦察哈尔东部拿下后就会进攻科尔沁,接着再配合大明在辽东的战争,从各方面来看,都拥有大好的基业和未来。
按照朱慎锥之前和太子谈过的谋划,腾格尔兄弟未来就是蒙古之主,而他们的存在也会彻底改变当年北元逃回蒙古后两百多年来大明和蒙古敌对战争的状态。
而且朱慎锥还打算继续扶持他们在蒙古不断对外扩张,逐步把势力范围从蒙古渐渐向北和向西进行延伸,触角朝着更远的地方伸出去。未来无论是他们本部或者子孙后代所封的蒙古部落,不再是大明的敌人,而会成为大明的外围屏障,这个谋划极其远大,一旦做成了,大明再也不用担忧来自于北方的威胁了。
不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仅仅从作为皇子的角度出发,朱慎锥可以说已经给这三个儿子都做了妥善安排。而腾格尔和阿古达木兄弟两人也没辜负朱慎锥的期望,这些年一直有来自于蒙古的消息传递,每次朱慎锥见到两兄弟的捷报时都会笑得极为开心,一副欣慰的模样。
如此一来,宋王朱敏澄的身份地位就有些尴尬了,和这三个哥哥相比,他除了拥有皇子和亲王的身份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未来也不可能和这三个哥哥那样成就一番事业。
但朱敏澄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倔强而且很有主意的人,眼看着三个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基业,而他仅仅只是一个空头亲王,他怎么能甘心呢?
而在他看来,外封南海哪里有去新大陆来得发展更好?南海虽离着大明近,一旦有事也能求助于大明,可正因为这样南海受到大明的影响更大,再加上南海诸多大多都是岛屿,这些岛屿就算有面积大的最终也是局限于海上。
但新大陆却不同,这是一片丝毫不亚于整个大明的地方,甚至比大明的疆土还要大了许多。位于海外,地广人稀,对于他来说是最好不过创业的地方。哪怕可能会有些危险,甚至还可能会在新大陆面临和欧罗巴诸国的冲突,但在朱敏澄觉得这些非但不能让他退缩,反而有强大的挑战性,这才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去新大陆。
“大哥,您就放心吧,你弟弟的本事虽比不上爹和您,可也不差,而且我早就打听好了,欧罗巴人目前只是占据了新大陆的东边,而从我大明去新大陆是在西边,两者之间间隔遥远,等去了那边短时间根本就碰不上。”
“到了新大陆,无非就是可能碰上的天灾还有当地的土人略有些麻烦罢了。天灾暂且不说,只要做好准备避不开也能防范。至于土人,爹不是说了,这些土人本就是我华夏后裔,我可施于手段收服为己所用,就算刀兵相见弟弟我也不怕,欧罗巴人能用几百人就征服新大陆的上百万土人,难道我大明就比不上那些欧罗巴人?”
“好吧,既然你都决定了,我也不再劝,可此事不是小事,该做的准备还是必须要做的,你是我亲兄弟,可不是永王那种藩王,一切需小心在意,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莽撞。”太子叹了口气无奈道,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物递了过去,朱敏澄疑惑地看着太子,不明白他的意思。
“愣着干嘛,我这个当哥哥的总不能什么都不帮吧?这个拿去,穷家富路,你既然要去那边,总得做好万全准备。虽说父皇外封皇子肯定会给你护卫、属官这些,可朝廷的规矩你也知道,哪怕父皇以外封名义增派也是有限。”
“新大陆离着大明实在太远了,你手上的人少去了那边我也不放心,再加上一应物资准备自然是越全越多越好,你一个空头亲王平日里也就些许俸禄罢了,接下来要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这个算是当哥哥给你的体己。”
伸手接过,打开一看,朱敏澄顿时眉开眼笑。他没想到这居然是厚厚一迭银票,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内务府的批条。
银票足有十万两,这可是一笔大钱了。朱敏澄这个宋王每年的俸禄只不过一万两千两,换成每月一千两而已。这个俸禄还是这几年朱慎锥重新调整了宗室俸禄后才重定的规矩,以太祖开国时的俸禄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高,但要知道大明开国之后两百多年里,朝廷对宗室的俸禄进行了多次消减,再加上国家财政原因消减的俸禄还时不时会克扣拖欠,当年朱慎锥当宗室的时候就是这样,那些可怜的俸禄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另想办法弄银子,这才有后来朱慎锥带着王晋武等人冒险走私私盐的举动。
那时候亲王的俸禄也不过一万石,换算成银子大约在五千两左右。可要知道亲王都是有实在封地的,对他们来说朝廷的俸禄根本不算什么,但普通宗室就没这些产业了,大部分宗室的日子很是艰难。
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朱慎锥重新划定了各宗室的俸禄发放,直接由宗人府和皇家银行对宗室俸禄进行拨款,并改禄米为实银发放,如此一来让如今大明宗室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也赢得了许多宗室的拥戴。
作为亲王,朱敏澄的俸禄自然是最高一档,按照新的俸禄规定年俸一万两千两。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少,可要知道朱敏澄并没有封地,甚至因为居住在宫内连王府和遥领的虚封都没,所以他的俸禄看起来不少,可开销也大,皇子居所的太监、宫人包括平日的赏赐什么的都要自己承担,去掉这些开支每月能存下的银子并不多,说实话自从有了去新大陆打算后,朱敏澄就开始暗暗积攒银子了,可积攒到现在手上的钱也仅仅不到一万两而已。
现在太子一下子就给了他十万两,这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这笔银子,他能做的准备就完善许多了,就如同太子说的,虽说外封按制度朱慎锥会拨给他护卫、属官等等,此外还会给他一笔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可这些依旧不够,如果要去新大陆,手上关键先要有人手,仅仅这些并不能满足,朱敏澄必须招募需要的人手前往,等到了那边站稳脚跟后还要考虑从大明移民的可能。
就和现在大明从河南移民台湾一样,只有不断从大明移民去新大陆,这样才能增强他在那边的底蕴,拥有足够的人手才能进行开拓发展。
这些全都需要银子,太子给了他这一大笔银子,可谓雪中送炭。
(本章完)
第1081章体己
这一日军校休沐,太子朱敏澜回宫,先去东宫看望正在孕中的太子妃,然后去给父皇母后请安。随后他并没回东宫,而是径直去了宋王朱敏澄的住所。
未成年的皇子住所一般都在东西六宫,成年后会搬出皇宫居住在东华门外的十王府区域。不过朱敏澄虽早就封王,却依旧居住在皇宫内,他的住处离着东宫很近。
“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面对太子的询问,朱敏澄认真点了点头。
朱敏澄想外封新大陆这件事太子还是事后才知道的,虽然两人都在军校,可军校的规矩很严,他们所在的年级不在一起,就连在军校的宿舍也是分开的,没有教官许可军校学员不得在校内私下串联,哪怕他们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皇子平日里在军校碰头的可能性也极小。
所以两人平日里能见面基本就是休沐日在宫中的时候,而且太子马上就要毕业实习了,等到那时候再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今天回宫,太子早就想和自己这个弟弟聊聊了,所以在给父皇母后请安后就直接来了这边。
“你傻啊!”见朱敏澄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模样,太子忍不住就劝道:“父皇不是早就有打算么?就算以后外封你也可封在南海。南海离着我大明本土坐船近些的也就半月而已,就算从封地回京至多月余。可从我大明前往新大陆何止万里?其中风险重重,那边风土人情地貌同我大明完全不同,你要是去了那边,再想回大明谈何容易?难道你就打算这辈子呆在那边了?”
朱敏澄笑笑道:“大哥不必再劝了,这话其实爹已同弟弟我说过。南海虽好,却非我意,新大陆那边弟弟我是去定了的,而且此事爹已答应了下来,等探索航道的船队回来我就会着手准备此事。大哥您放心,等弟弟到了那边您就瞧好吧,弟弟必然会在那边做出一番成绩来,不辱我朱家子孙之名!”
“你……。”太子看着他这幅模样心中无奈,虽然他来之前就预料自己这番劝说恐怕没什么效果,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自己这个弟弟是什么性格脾气他难道还不知道?
别看朱敏澄平日里性格跳脱,但他一旦决定的事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而且去新大陆这事朱敏澄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是想了许久了,也私下做了许多准备。
另外,太子还明白朱敏澄为何要这样选择。除去还是娃娃的几个弟弟妹妹外,自己父皇成年的儿子就四个,这四人年龄最长的自然是腾格尔,而太子朱敏澜比腾格尔略小些,他们只相差几个月罢了,他们两人之后,就是阿古达木了,再下来是朱敏澄。
四兄弟两个在蒙古,两个在大明,当年只是在腾格尔入京时见过,这些年来相隔两地,几乎没再有见面的机会。
可就算这样,四兄弟中太子朱敏澜暂且不说,这可是嫡长子,还是大明的储君,没有意外的话大明的天下未来就是他的。而长子腾格尔执掌的蒙古土默特部,三子阿古达木眼下已基本控制住了察哈尔部,两人一西一东,这几年攻城略地几乎快统一了整个漠南蒙古,这还不算,两人相互配合之下一个向漠北进行扩张,另一个继续朝着东部渗透,等一旦察哈尔东部拿下后就会进攻科尔沁,接着再配合大明在辽东的战争,从各方面来看,都拥有大好的基业和未来。
按照朱慎锥之前和太子谈过的谋划,腾格尔兄弟未来就是蒙古之主,而他们的存在也会彻底改变当年北元逃回蒙古后两百多年来大明和蒙古敌对战争的状态。
而且朱慎锥还打算继续扶持他们在蒙古不断对外扩张,逐步把势力范围从蒙古渐渐向北和向西进行延伸,触角朝着更远的地方伸出去。未来无论是他们本部或者子孙后代所封的蒙古部落,不再是大明的敌人,而会成为大明的外围屏障,这个谋划极其远大,一旦做成了,大明再也不用担忧来自于北方的威胁了。
不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仅仅从作为皇子的角度出发,朱慎锥可以说已经给这三个儿子都做了妥善安排。而腾格尔和阿古达木兄弟两人也没辜负朱慎锥的期望,这些年一直有来自于蒙古的消息传递,每次朱慎锥见到两兄弟的捷报时都会笑得极为开心,一副欣慰的模样。
如此一来,宋王朱敏澄的身份地位就有些尴尬了,和这三个哥哥相比,他除了拥有皇子和亲王的身份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未来也不可能和这三个哥哥那样成就一番事业。
但朱敏澄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倔强而且很有主意的人,眼看着三个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基业,而他仅仅只是一个空头亲王,他怎么能甘心呢?
而在他看来,外封南海哪里有去新大陆来得发展更好?南海虽离着大明近,一旦有事也能求助于大明,可正因为这样南海受到大明的影响更大,再加上南海诸多大多都是岛屿,这些岛屿就算有面积大的最终也是局限于海上。
但新大陆却不同,这是一片丝毫不亚于整个大明的地方,甚至比大明的疆土还要大了许多。位于海外,地广人稀,对于他来说是最好不过创业的地方。哪怕可能会有些危险,甚至还可能会在新大陆面临和欧罗巴诸国的冲突,但在朱敏澄觉得这些非但不能让他退缩,反而有强大的挑战性,这才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去新大陆。
“大哥,您就放心吧,你弟弟的本事虽比不上爹和您,可也不差,而且我早就打听好了,欧罗巴人目前只是占据了新大陆的东边,而从我大明去新大陆是在西边,两者之间间隔遥远,等去了那边短时间根本就碰不上。”
“到了新大陆,无非就是可能碰上的天灾还有当地的土人略有些麻烦罢了。天灾暂且不说,只要做好准备避不开也能防范。至于土人,爹不是说了,这些土人本就是我华夏后裔,我可施于手段收服为己所用,就算刀兵相见弟弟我也不怕,欧罗巴人能用几百人就征服新大陆的上百万土人,难道我大明就比不上那些欧罗巴人?”
“好吧,既然你都决定了,我也不再劝,可此事不是小事,该做的准备还是必须要做的,你是我亲兄弟,可不是永王那种藩王,一切需小心在意,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莽撞。”太子叹了口气无奈道,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物递了过去,朱敏澄疑惑地看着太子,不明白他的意思。
“愣着干嘛,我这个当哥哥的总不能什么都不帮吧?这个拿去,穷家富路,你既然要去那边,总得做好万全准备。虽说父皇外封皇子肯定会给你护卫、属官这些,可朝廷的规矩你也知道,哪怕父皇以外封名义增派也是有限。”
“新大陆离着大明实在太远了,你手上的人少去了那边我也不放心,再加上一应物资准备自然是越全越多越好,你一个空头亲王平日里也就些许俸禄罢了,接下来要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这个算是当哥哥给你的体己。”
伸手接过,打开一看,朱敏澄顿时眉开眼笑。他没想到这居然是厚厚一迭银票,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内务府的批条。
银票足有十万两,这可是一笔大钱了。朱敏澄这个宋王每年的俸禄只不过一万两千两,换成每月一千两而已。这个俸禄还是这几年朱慎锥重新调整了宗室俸禄后才重定的规矩,以太祖开国时的俸禄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高,但要知道大明开国之后两百多年里,朝廷对宗室的俸禄进行了多次消减,再加上国家财政原因消减的俸禄还时不时会克扣拖欠,当年朱慎锥当宗室的时候就是这样,那些可怜的俸禄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另想办法弄银子,这才有后来朱慎锥带着王晋武等人冒险走私私盐的举动。
那时候亲王的俸禄也不过一万石,换算成银子大约在五千两左右。可要知道亲王都是有实在封地的,对他们来说朝廷的俸禄根本不算什么,但普通宗室就没这些产业了,大部分宗室的日子很是艰难。
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朱慎锥重新划定了各宗室的俸禄发放,直接由宗人府和皇家银行对宗室俸禄进行拨款,并改禄米为实银发放,如此一来让如今大明宗室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也赢得了许多宗室的拥戴。
作为亲王,朱敏澄的俸禄自然是最高一档,按照新的俸禄规定年俸一万两千两。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少,可要知道朱敏澄并没有封地,甚至因为居住在宫内连王府和遥领的虚封都没,所以他的俸禄看起来不少,可开销也大,皇子居所的太监、宫人包括平日的赏赐什么的都要自己承担,去掉这些开支每月能存下的银子并不多,说实话自从有了去新大陆打算后,朱敏澄就开始暗暗积攒银子了,可积攒到现在手上的钱也仅仅不到一万两而已。
现在太子一下子就给了他十万两,这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这笔银子,他能做的准备就完善许多了,就如同太子说的,虽说外封按制度朱慎锥会拨给他护卫、属官等等,此外还会给他一笔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可这些依旧不够,如果要去新大陆,手上关键先要有人手,仅仅这些并不能满足,朱敏澄必须招募需要的人手前往,等到了那边站稳脚跟后还要考虑从大明移民的可能。
就和现在大明从河南移民台湾一样,只有不断从大明移民去新大陆,这样才能增强他在那边的底蕴,拥有足够的人手才能进行开拓发展。
这些全都需要银子,太子给了他这一大笔银子,可谓雪中送炭。
(本章完)